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生理时期。女性40岁以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将深受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多疑易怒、失眠多梦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困扰,如果不重视治疗和保养,还会出现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缩等远期并发症,同时也将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老年病埋下隐患。
对于有将近1/3的岁月都是在绝经期渡过的女性而言,做好围绝经期保健、及早干预、延缓和减少绝经后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了更年期门诊,为围绝经期女性提供综合评估、诊断、健康宣教等服务,指导帮助她们健康愉快地渡过这一特殊阶段,为过欢乐、和谐的晚年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更年期综合症的筛查和评估;
2)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的咨询指导和管理;
3)更年期常见疾病的筛查和治疗;
4)更年期心理问题评估与干预;
5)更老年期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
6)更年期盆底松弛的评估与干预。
更年期各种症状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竭引起的女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并且越早开始治疗,尤其在绝经早期使用,效果越好,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
但中国妇女由于传统上对于激素类药物的恐惧心理,极大地影响了更年期激素补充治疗。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已表明,在有用药指征的妇女中推广激素补充治疗,科学的监测管理,避免滥用,更年期妇女可以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因此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如果出现更年期的相关症状(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失眠、骨关节疼痛、阴道干涩、泌尿道感染等),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补充治疗,并遵循医生的要求,定期的复诊,监测随访。
腰酸背痛是更年期妇女发生骨丢失后最早出现的症状。疼痛常见胸部和腰背部,并伴有关节酸痛、四肢酸麻、两膝酸软无力等症状。随着年纪的增长,特别是在60至75岁以后,骨量继续减少,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步入中年的女性,已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绝经后更应高度警惕,要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更年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50-80%。进入更年期的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盆底支持功能也逐渐弱化,逐渐出现咳嗽、大笑时尿液漏出,更严重者在阴道口可触及组织物脱出。而及时的盆底功能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的训练和康复治疗,70%-80%患者的盆底功能是可以明显改善和恢复的;一些严重的情况,也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
更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病,尤其是绝经10年以上的妇女,容易反复发作。它通常是由于女性激素水平低引起的,而非细菌感染。因此,预防治疗要在医生的评估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宫颈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更年期好发的几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为此,40岁及以上妇女最好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和宫颈癌病毒学检查;1次乳腺超声检查,并每2年进行1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每年1次盆腔彩色超声检查。
更年期保健门诊
更年期保健门诊,针对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由于雌激素不足导致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症、卵巢早衰等问题,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激素补充治疗等个体化综合保健门诊。在工作模式上改变传统门诊工作模式,采用临床—保健相结合管理模式进行更年期保健,保健指导包括规范的激素补充治疗、饮食营养咨询、心理咨询、运动指导等多元化综合保健,目的在于治疗因激素不足导致的潮热盗汗、脾气暴躁、压抑、失眠多梦、性欲减退、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感染等更年期综合症,并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生,改善女性更老年期生活质量。
更年期专科门诊由资深妇科内分泌及妇女保健医生坐诊,现有医生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九江市妇幼保健院E区2楼
匡泱漾
副主任医师 妇女保健硕士
更年期保健门诊主任、妇女体检科主任
从事妇科及妇女保健工作十余年,擅长于妇科内分泌、月经相关疾病及妇科常见病的诊治。对更年期综合征及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等更年期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张漾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