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干群同心抗大旱,众志成城保收成

2022-09-02 20:33:0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6229

“从来没见过这么严重的旱情,我种的5亩中晚稻全部受旱,正在进行抽水灌溉……”8月9日,记者来到修水县黄坳乡塘排村,正在田间忙着浇水灌溉的村民徐代刚忧心忡忡地说。

持续的高温干旱导致修水县各乡镇中晚稻出现不同程度受旱,许多稻田出现龟裂、虫害等现象,部分受灾严重的水稻绝收。截至8月26日上午,该县受灾人口8125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90490.62亩。粮食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分别占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比例为29.47%、14.02%、6.48%。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78.6万元。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9060人,其中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1061人。旱情发生后,修水县第一时间强化旱情雨情的监测,及时精准研判、精准施策,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担当意识,按照职责分工,齐心协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多措并举 抗旱工作有序开展

旱情异常严峻,抗旱刻不容缓。修水县多次召开抗旱工作部署会,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到各乡镇指导抗旱工作;全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下沉到各帮扶村指导抗旱救灾工作;驻村帮扶工作组全部到岗到位,全力协助村“两委”开展抗旱救灾各项工作;驻村班子成员分片包干,镇村干部纷纷在一线抗旱。

为增强灌溉能力,该县对所有水库蓄水量开展调查摸底,做到“一库一策”,全面统筹调度好农作物用水灌溉工作;合理维修水利工程,对现有水库、山塘渠道进行清理、清淤和工程修复;及时配置抽水设备,对库存的抗旱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随时能够投入使用。据悉,该县维修了取水渠道8000余米,同时在必要地段修建了拦水堰,有效增强了灌溉能力。其中,上杭乡在集镇上游修建两座临时拦水堰,有效保证了集镇周围灌溉用水。针对各地实际,乡村两级采购抗旱水泵2281台,功力约1.56万千瓦,采购水管21万余米,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1648.8万元。截至8月22日,全县组织了5.64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投入水泵设备1.52万台次,累计灌溉面积达84.01万亩次,机动车运水车辆50台,极大地缓解了旱情,抗旱救灾成效较为显著。

该县各电站与电调部门密切沟通,根据所在乡镇调度需求进行发电放水,从根本上保障下游群众生产生活取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先用远水后用近水、先用溪水和河水后用塘水和库水”的原则,对干旱地区,该县及时启用备用水源;备用水源不足的地方,引导群众树立“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做到饮水和用水分开取用。对无水源的地方,能采取工程措施的全力进行抢修,各乡镇通过打井寻找水源,新修拦水堰65处,管网延伸4.6万米;对不能采取工程措施的,乡村两级定期送水上户,确保群众及时用水,其中大桥镇界上村连续送水20多天。

部门联动 形成抗旱工作合力

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修水县积极应对,科学调度,有力有序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投入到抗旱第一线。县应急局紧急调拨抽水泵、抽水管等应急物资用于乡镇抗旱保收工作,派出3个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抗旱自救;水利部门全体干部分成9个工作组,现场指导相关水利工程维修、调度等;县水利局和县气象部门积极沟通开展人工增雨作业,7月17日至8月17日,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2次,发射增雨火箭弹24枚,碘化银燃烧炉作业3次,燃烧碘化银烟条14根,有效缓解了旱情;县农业农村局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科学用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谋划秋粮种植,协调保险公司理赔;县消防大队自8月9日起出动消防车为征村乡、山口镇、何市镇等乡镇受旱水稻洒水灌溉。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黄坳乡、漫江乡、上杭乡等部分旱情严重的乡镇纷纷成立抗旱救灾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县36个乡镇分别召开了动员会、调度会、推进会,均成立了防汛抗旱工作专班,各乡镇取消年假,干旱重点乡镇中午食堂停止开伙,干部吃住在村组、抗旱在一线,主动作为,勇于担,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截至8月23日,各乡镇累计投入人力7410人次,投入抗旱资金1110.164万元,采购水泵3149台,采购水管16万余米,采购电线3630米,开挖水井123口,维修取水渠道104231米。共有47个村居8925人饮水困难群众由乡镇通过接水管、深挖井、统一组织送水等解决生活用水困难。

(朱修林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商乐)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