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那些远去的声音

2023-10-20 19:00:00   
浏览量 29008

那些远去的声音

■ 高 会

“人们从四面八方回来,汇入炊烟袅袅的村子,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从村子这头传到村子那头,那叫声在一片低沉的旋律中显得格外的明亮与高亢。”这是诗人王莽对20世纪70年代白洋淀水乡的描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声音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设备及网络设施带给我们的诸多便利和享受。然而那些温馨而亲切的声音,却没有被淹没,而是植根在了人们的心里,每次倾听都是一场温暖的邂逅。

那个时候的我还处于少年,每天从睡梦中醒来往往不是因为妈妈的呼唤,而是殷大爷的香油梆子声。这声音天蒙蒙亮准时响起,像约好了似的。“梆——梆——梆”,声音清脆舒缓,不紧不慢。当那天又听到这声音时,我毫不犹豫,穿上衣服,拿起油瓶子就往外跑,妈妈站在门口喊:“拿上钱!”

我喜欢看殷大爷打油的过程。他的小推车上放着一大桶香油,很远就闻到了香味。桶口有普通碗口那么大。旁边一个木架上挂着几个竹筒做的油提子,小的是量半两的,大的是量一斤的,还有量一两和半斤的。任你的瓶口多么小,无论使用的油提子是大的还是小的,他倒出的香油都像直线一样准确无误地流入瓶口里,一滴也没斜到别处。我心里着实佩服:他是怎么做到的,怎么那么准?后来,我和小伙伴们用泥捏了几个油提子,晒干后在妈妈做饭时扔进了灶膛。掏出来后,我们绑上苇秆做提手,就开始练习。先用细沙当香油,往瓶口倒,每次都撒得哪都是。后来干脆用碗盛上水,学着殷大爷的样子往瓶口倒。得到同样的结果,水也不听话,不成一条线,弄一片湿。所以那段时间,我像着魔一样,只要听到香油梆子声,就跑出去专心致志地观察,想学个一招半式。

铜锣的声音在记忆深处也是难以磨灭的。那个换泥娃娃的老爷爷胡子花白,无论春夏秋冬,头顶总罩着一个苇编的斗笠,他的铜锣跟斗笠一般大。锣锤一敲,“咣”“咣”“咣”,只几声,整个小村子就沸腾起来。鸡鸣犬吠,大人喊小孩闹,像按动了哪个机关。接着大人带着小孩,后有小狗跟随,向老爷爷的小推车聚拢。

小推车上有各种泥做的物件儿,像十二生肖啊,孙悟空猪八戒这些故事人物啊,还有戴着发髻的娃娃啊等等。此外还有糖果零食、模子木枪、铅笔橡皮、针头线脑等东西。婶子大娘对着顶针锥子评头论足。姐姐们试戴着发簪卡子。哥哥抚摸着小木枪,妹妹踮脚够着麻花。小弟弟看上了老爷爷的铜锣,拿着锤子乱敲。老爷爷不气也不恼,看着人们微笑。我拉着妈妈挤进人群,车里那只雪白的大公鸡吸引了我,它昂首挺立,鲜红的冠子分外夺目,黄嘴巴大张着,好像在引吭高歌。我选定它了,妈妈用一斤玉米把它换回了家。我记得当时喜欢得不得了,接连几天睡觉都抱着它。

散学归来,我们的玩耍嬉戏是村巷里最浓稠的烟火气。寒冷的冬季,我们的小手冻得红红的,嘴里呼出白色的水雾。但没有谁窝在家里,而是仨一群俩一伙,在大街上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做着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数数声,跑跳声,喘息声,混合着歌谣的旋律,在村子上空飘荡。汗水顺着我们的脸颊淌了下来,我们忘了时间,忽略了夜幕降临,摸黑玩耍,直到妈妈们那高亢而明亮“回家吃饭啰”的叫声响起。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