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罗幸泉:永葆军人本色

2021-07-13 11:42:33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0310

在江边散步的时候,经常有一个老人的身影,一听见江轮拉长的汽笛声,他的神情中会有片刻的恍惚。他的腰杆笔直,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眼神中透出经霜更知秋月明的豁达。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老兵。

他是一个老海军,曾在东海舰队服役20余年,先后5次立功获嘉奖,他也是一个老党员,退休以后仍心系家乡事业,促成九江舰的回归。罗幸泉,虽然已经67岁了,但是从他的眼中,还保留着一个军人的坚毅和一个党员的初心。


罗幸泉的军旅时期(受访者供图)

赤子之心 

罗幸泉出生在都昌县的大山里,16岁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了一村小老师,两年多的时光里他和20多个孩子日夜相守。原本以为自己就要和三尺讲台牵绊一生,没想到一则征兵通知改变了他的未来。“我直到现在都还记得收到入伍通知书那晚,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的脸,平静而赞许。”罗幸泉说,自己报名参军是瞒着家里的,没有想到父母没有一点责怪,而是告诉他“既然自己认准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而这句话,也成了罗幸泉此后的人生信条。

1972年,罗幸泉应征入伍,他奉命到东海舰队服役,被分到了标图班成为了一名标图员。也正是这段标图兵的经历,让他在其后的军旅生涯中受益匪浅。“我们部队596个驻防点,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点上。因为标图班的工作就是需要在基层不断地‘摸爬滚打,’才能将各站的情报准确快速地编绘成图。”

有一次罗幸泉奉命上船执行任务时,在船上待了15天,晕船晕到昏天暗地,直到任务完成回到岸上,他还“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半个月。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之后神奇地不再晕船了,“或许是那一次晕得狠了,大脑习惯了,”罗幸泉说,“从那一次之后,我似乎就成了对晕船最‘迟钝’的人。”

还有一次在执行任务时,他和战友来到钓鱼岛附近,自己这边身着便装驾驶渔船,却遭到日方船只的堵截,但是他们一边喊着“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一边不惧危险向前行驶,最终日本船只退让一边。直到回到军营,他才发现自己的手上全是汗。“当时是不怕的,脑子里面只有‘我国领土寸土不让’的信念。”

在罗幸泉的军旅生涯中,经历过“手捧裹尸袋”的临危受命,也经历过笔写风流的军港传奇。因为他的出色表现,后来罗幸泉先后被调往文化处和组织处工作,参与军中的英雄人物事迹采访和写作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有幸和巴金先生同席共谈,讨论军旅文学创作。

罗幸泉的军旅时期(受访者供图)

公仆本色

1998年,九江遭遇百年一遇大洪水。

在军中正在准备办理转业的罗幸泉心中焦急。他抽空来到邮局寄出一千元支援九江抗洪前线,署名为“一个老兵”,这一幕被战友看见,回去军营一传播,带动了身边的战友共捐款几百万元。

罗幸泉心系家乡,转业时,原本有机会留在上海工作,家人也能安排在大城市生活和学习,但是他毅然决然回到九江。“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在他的心里,大城市的诱惑比不上故土深情。

1998年秋天,他到九江市老干部局报到。上任第8天,他听说有百来号老干部聚集在某处,他赶紧过去,在楼下他看到一个老人正准备上楼却苦于腿脚不便上不去。“我来背您吧,”他说,当时他看见老人的胸前挂满了勋章,他觉得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前辈”,后来上去以后老人得知他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就指着他说,“今天这事,我不管别人,我就是不为难你,就冲你背着我这一段路。”

在罗幸泉工作期间,很多老干部都对他很信任,把遗嘱都放在他这里保存,有的老人碰上问题都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有一次一个老人大年三十给他打电话,说自己没饭吃,他一接电话就想“这不太可能,因为老人有两个儿子,都是很孝顺的。”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老人的两个儿子都邀请了老父亲来自己家中过节,老父亲年纪大了一下没表达清楚,两个儿子都以为父亲去了对方家里,后来在罗幸泉的撮合下,两个孩子和父亲干脆聚在一起过年。

现在罗幸泉经常给孩子们讲自己的军营故事(受访者供图)

永不言退

从岗位上退休后,罗幸泉仍旧心系九江发展。在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极力促成之下,成立了九江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集中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2017年,他们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前往停放在福建的“九江舰”参观学习。不经意间听说九江舰马上就要退役,将被当为“靶船”退休。“我们几个当时一听,心中很不是滋味。”罗幸泉说,九江舰是一艘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战舰,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1976年4月正式服役。40多年来,九江舰转战南北,航迹踏遍祖国的万里海疆,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战备训练任务,屡建功勋。

罗幸泉一行人提出“接九江舰回家,重续光荣”,“我们的这一提议很快也赢得了当时的舰长和舰上其他官兵的一致赞同。因为她是九江一块流动的‘土地’。”回到九江后,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积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经过军地双方的努力,终于在2019年促成了“九江舰回家”这一美事。

退休后的罗幸泉醉心公益,积极参加防疫等志愿活动,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不仅如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还积极准备,到市区中小学讲党课,把自己的故事融入到中国的发展史中,用真实的事例告诉孩子们,世界的美好变化来自一代又一代先辈的努力。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周慧超)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雪倩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