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人物丨卢治胜: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2021-11-16 10:27:50   浔阳晚报
浏览量 29594

  卢治胜的人生和竹木分不开。24岁拜师学竹编,30岁凭着手艺打工闯荡,52岁再次全身心投入竹编事业,他用近40年时间写下了对竹编的热爱和痴心。

image.png

竹编生涯最幸福

  卢治胜最早学的是木匠,因机缘巧在合24岁的时候成了武宁大洞竹木制品厂的工人。“一开始是在木工车间,一个月后到了工艺品车间。”从这里开始,他正式拜师学艺,和竹编结下了不解情缘。

image.png

  那时候的大洞竹木制品厂十分辉煌,出产的竹编手工艺品远销欧美,年创外汇100多万元,产值达200多万元。1966年曾荣获“全国第二轻工业系统大庆式先进企业”称号,1978年被轻工部授予“学大庆标兵”称号,并三次派代表赴京出席“全国手工业代表大会”,1980年又被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多家省市媒体争相报道大洞的成功经验,提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手工业学大洞”的说法。不光周边县,甚至连湖南、湖北、安徽这几个相连的省份都有人来厂里来学竹编技艺。厂里职工500余人,鼎盛时期曾达1000余人,在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建起了一座热闹繁华的集镇。

image.png

  能进入这样一家单位,卢治胜是幸福的。“我小时候就爱画画,以前没有想法就是瞎画,这下找到了用武之地。”良好的美术功底让他事半功倍,“任何一个物件,一个动物,我都会想能不能把它做成竹编,就是没日没夜地琢磨。”当时厂里每年有两次新产品研发,一次三个月,差不多半年时间卢治胜都是早出晚归,甚至通宵达旦。但在卢治胜的心里,那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做的是我自己热爱的事,再苦也是快乐的。”

蔑刀换成木工刀

  快乐总是短暂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浪潮冲击,大洞竹木制品厂既接不到订单,又招不到工人,最终在1991年关门停业。为了谋生,卢治胜也只能带上蔑刀踏上了打工之路。

image.png

  打工不需要竹编手艺,但需要木工手艺。“原有的技术不够,想要多赚钱就要学新的。”卢治胜想学雕刻,学艺要时间更要钱,“当时学艺也不包吃饭,好几个月我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卢治胜手艺提高了,收入也上去了。“那个时候我最高一个月破万元。”凭着过硬的技术,卢治胜赚下了家业,养活了儿女,并且在2016年结束打工生涯回到了家乡武宁。

  回家了,在很多人看来要么就安享晚年,要么就在家门口赚钱贴补儿女。卢治胜不这样想,他要捡起丢了多年的蔑刀,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手艺要守下去

  一开始卢治胜也是从事木雕,日子安安稳稳。但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痛心疾首,一改之前平稳度日的念头。

image.png

  那是去参加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他突然发现瑞昌市竹编进入了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名录!“瑞昌竹编明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大洞竹木制品厂传过去的,人家一直在坚持做,现在是国家级非遗,而我们这个源头却还什么都不是,我们自己把这样的财富给丢了!”从那天开始,卢治胜下定决心,要把竹编的技艺在武宁传承发扬下去,重塑“手工业学大洞”的辉煌!

image.png

  近年来,随着武宁县全域旅游业的兴起,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这让卢治胜看到了一线曙光。县领导多次到卢治胜的工作室,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希望他把武宁竹编发扬光大。一些外地来的游客也纷纷对卢治胜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些外地客商希望与他合作,开发出具有时代性的,既具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竹制品。“我觉得竹编产品还是有市场、有未来的。”

  “我想收个徒弟,这些手艺一旦断了,就再也没有了。”对于手艺人来说,每件作品上都凝聚着他们的匠心与心血,武宁竹编设计巧妙,造型各异,但就算是在如今机器轰鸣的时代,也注定了其无法工业化量产,“竹编都是纯手工,确实很辛苦的,没几年的工夫没办法出师,现在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这个苦。”如此现状让卢治胜感到惋惜,因为这样,让人称奇的传统技艺仍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作为一个手艺人,我一定要把这门手艺守下去。”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张江艳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