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像花儿一样,怒放每一天——访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执行院长孔凡琍

2022-05-19 10:52:22   
浏览量 32198


1995年,她为全省首次开展鼻内镜外科学,填补了江西的空白;在头颈部肿瘤手术治疗中,她在九江率先开展保留喉功能的喉肿瘤切除术及喉功能重建术;

2002年,她获得九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她写下的《内窥镜鼻窦手术500例疗效观察》《Identification of PTK7 a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yroid cancer》《131 碘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在医学界获得高度评价... ...

她就是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执行院长——孔凡琍。

image.png

看到硕果累累的傲人成绩,不仅让我们佩服、尊敬,也让我们以为白大褂里的她不苟言笑,是严肃、严谨的医生。记者走进孔凡琍的办公室,很多绿植映入眼帘,身高1.6米不到的她拿着检查报告抬着头,用温柔的声音和病人交流着下一步治疗方案。

原来,学术严谨、专业严肃的她,也是一位温柔、温和、充满阳光的医生!

2cb8351178376255a751c11862482ba.jpg

小小的身体,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1987年,孔凡琍大学毕业后,来到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也是现在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前身。当年,耳鼻喉科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小外科,但是孔凡琍眼里,医学不分大小,既然要做,就要尽全力做好。

于是她和团队一起,不断学习,钻研,研究新技术。1994年,孔凡琍来到中山大学学习新技术——鼻内镜外科。当时在全国,可以展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城市屈指可数。学成归来,孔凡琍将技术带回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995年,孔凡琍带领团队顺利开展了鼻内镜外科,这不仅填补了江西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九江、江西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跨越了新的台阶。

1996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迎来了第一次,由孔凡琍为组长的本院独立团队进行的喉癌手术。50多岁的老人被癌症折磨得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满含泪水的眼睛看着孔凡琍,那是对健康的渴望,将满怀的希望寄托在孔凡琍身上。“那场手术从早上的8点持续到下午5点结束,整场术中,整个团队小心翼翼,不能损伤血管、不能损害神经,要避免术后并发症,还要保住病人的发音,才能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孔凡琍告诉记者。是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具备妙手回春的医术,还应该拥有仁慈的心。这场手术十分顺利,虽然孔凡琍和团队已经疲惫不堪,可他们很兴奋。从不喝酒的孔凡琍和团队来到饭店,一口气喝下一瓶啤酒。这是她人生的第一瓶酒,也是唯一一次。这场手术不但为病人带来健康,还为九江乃至江西耳鼻喉科的新技术,又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学无止境,不进则退,这是孔凡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2000年,已经医术精湛的她,带着谦虚的心,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继续进修。指导老师看到孔凡琍又吃惊,又心疼地说:“你这么瘦弱的一个女人,怎么选这个科啊?!”是啊,1.6米不到她选择耳喉鼻科继续钻研,意味着将会在手术台上站很长时间,可能5个小时,可能10个小时。医生这个职业,既对脑力有高要求,也对体力有高要求。孔凡琍坚定地告诉导师:“我可以!”这三个字,是对导师的回答,也是告诉自己:选择了医生的道路,哪怕跪着也要走好,走完!

记者看着眼前小小身躯的孔院长,却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能够释放这强大能量的密码叫作——医生!

c2f2cd61ae8b309f1e07e25b1329a3a.jpg

童年的伤心,让她义无反顾选择“医生”

如果不是因为12岁那年,孔凡琍经历父亲因为肝癌去世,也许今天的她可能从事着色彩斑斓的艺术职业。70年代的医疗技术无法解决很多重症,孔凡琍还清楚地记得父亲被肝癌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的样子,和疼痛时悲哀的呻吟... ...小小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无能为力,她流着眼泪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可以救死扶伤的医生。

求学的路是艰苦的,母亲要赚钱养家。孔凡琍作为长姐,每天放学回家,还要照顾两位弟弟,做完饭、洗完衣服,小弟弟睡下后,她才能开始做作业,预习第二日的功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孔凡琍用超出常人的努力,取得高考优异成绩,分数线超过上海医科大、北京医科大。可是,生活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高考体检,有一个小项目不达标,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可她却因为体检医生这个小失误,失去了期待已久的大学。也是因为这个失误,让她明白,医生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判断、 每一个定论是多么重要,可能会影响他人的一生。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哪怕是义诊,每一个细节,孔凡琍都做到反复检查、仔细推敲。

55117fec7311efd30837e4b6fb38931.jpg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像花儿一样怒放

记者看到孔凡琍办公室窗台,种植了很多花儿正盛放。孔院长指着其中一盆告诉记者:“那是长寿花,我希望每一个在我手上的病人都能够像这盆花名一样,健康长寿。我家的平台上种了很多欧洲月季,太美了。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像它们一样,绚丽多彩!”

是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像花儿一样怒放,炫耀着生命的珍贵与色彩!

每当孔凡琍细心为月季花施肥、剪枝、防虫,就像为每一个病人,用心地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每一次手术,无论大小手术,她都会仔细斟酌,除了挽救生命,还尽最大努力保障病人生活质量;每一次义诊,哪怕是耳背的老人家,她都会毫不吝啬温暖的微笑,耐心地和病人交流.... ....这就是她,一朵怒放不败的玫瑰花,用最真挚的感情为医生添上色彩,用最炽热的心将手术刀变得有温度。

当问道孔凡琍最骄傲的事是什么?原来最令她骄傲的不是取得全国医学界都关注的成绩,也不是她一次又一次为赣鄱大地引领新技术,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徒弟们。她说:“医学的天空无边无际,即便我有100年的寿命,也只不过翱翔在一片天空中。传承,是我们中国人优良的品德,也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医术才能不断发展,走在世界顶端。”

采访虽然结束,但孔凡琍像玫瑰一样的温柔、温暖的笑容依然,在记者心中绽放。“医生”这个词,因为孔凡琍,赋予了不一样的美丽!

(胡显  九江日报社融媒体  李君儒)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