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诞生在九江的成语故事

2022-05-22 14:27:22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476

■ 老 石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甚多,常用的有二千五百条左右,而出自九江的成语不在少数。本文撷取其中部分耳熟能详的成语,以飨读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个成语出自吕蒙答鲁肃语,典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吕蒙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年)正月至建安十八年(213年)十二月,被孙权授为寻阳令,为现今九江地面的地方官。陆口是东吴的西陲重镇,位于现今湖北嘉鱼,系陆水注入长江之处,故称陆口。陆口对面就是关羽镇守的荆州。鲁肃奉命镇守陆口,赴任时途经寻阳,便登岸会访吕蒙,此次相会,两人做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谈。吕蒙问:“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打算用什么策略去对付关羽呢?”鲁肃很随便地答道:“届时随机应变而已。”吕蒙说:“关羽乃熊虎之辈,对我边陲时有觊觎之心,君当有所预谋啊。”接着便中肯地说:“关羽气骄喜功,对付这样的人,我提四策供君参考。进谀以骄其志,佯好以懈其意,示弱以逞其狂,固边以防其侵。”鲁肃是东吴宿将,过去比较轻视吕蒙,此次听了他的这番言论,不禁离席而起,惊声叹道:“今天的子明(吕蒙字子明)已不是昔日吴下的阿蒙啊!”吕蒙笑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个成语便典出于此。后鲁肃在陆口,借鉴吕蒙四策,有效地防止了关羽的东渐之心。《三国志》中记载了鲁吕会,但没有记叙二人的具体对话,裴松之在此处引《江夏表》为《三国志》作注,详细地记下了这段对白。裴注所引吕蒙原语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依据此语,后衍变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的更是简缩成“刮目相看”四个字,并形成了成语,意思是指对于人或事物,隔了一段时期,不要用原来的老眼光去进行审视,应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吕蒙所言“三日”当是泛指,“刮目相待”方是实意。这个成语原始出处系出自吕蒙之口,其诞生地即在寻阳(今九江)。

不为五斗米折腰 此语典出《晋书·陶潜传》。陶潜,字渊明,寻阳郡柴桑县(今九江)人,是东晋末年与南朝刘宋初期人,主要生活经历在东晋,故史上多称其为东晋大诗人,被视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创人。陶渊明多次出仕为官,先后做过江洲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所做最大的官为彭泽县令,但仅81天后,便挂印辞官,回到家乡栗里村,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其辞官事由是:上级州府派了一个督邮前往彭泽县进行巡视,县衙里的吏员便对陶县令说,您应当朝衣朝冠、穿戴整齐,去进行迎接,并告知他这是惯例。所谓督邮,是古代的一个官名,此职司始设于西汉,朝廷在郡级设置一督邮,为各郡重要属吏,主要职能是代表太守督察各县乡,传达政令,并兼有察看狱讼、捕获逃犯等民、刑事案件等。当督邮来彭泽,县衙吏员劝陶县令整好衣冠迎接,陶闻此言,便说:“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邪!”于是辞去县令,自动去职,为了洁身全节,回到乡村自耕垅亩,此后便再也没有出仕为官。陶辞官所说的那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五斗米,喻指官俸;折腰,指弯身行礼。陶语的意思是为了保全一种高洁,绝不为利欲所惑。后来人们便依据这个故事和陶的这句话,引申出“不为五斗米折腰”,并形成了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为坚守自己的清高和骨气,而绝不为利益所折服。

豁然开朗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领域里的千古名篇,作者以其杜撰的一个“武陵人”深入峡谷的偶然奇遇,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民风古朴、安居乐业、自给自足的美好图景,这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文中写道,“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个陶公欲要展现的美好世界便跃然而出。后来人们便把“豁然开朗”这个词全然搬下,沿用成习,形成成语。陶公笔下的这个词,原本是写景的,形容由狭窄的处境走出,一下子出现了一个突然亮堂、开阔明朗的境地。后在衍用过程中,丰富了它的内涵,如今更多的是用来形容由顿塞状态,经人指点引导,突然领悟了许多道理,使这个成语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近义词为顿开茅塞、茅塞顿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隐居家乡栗里村时写的,作为成语的“豁然开朗”当属诞生于九江。

世外桃源 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语,并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个成语,它的出处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来人们根据《桃花源记》描述的那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美好的情境,用来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理想境地,将这种情境的地方称之为“世外桃源”。也有将其用来比喻一个幻想中的世界。但笔者更喜欢将它用来喻指一种向往与追求。现今无论哪部词书诠释、介绍此词含义,都把其源头归结到《桃花源记》上。“先世避秦乱入,遂与外界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云,这种企盼的美好中,又饱含了多少的辛酸与泪水。一个文字中的理想王国是在一个“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的悲怆文人的泪水中浸出,一个辉煌的理想未来要靠着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去争取,千余年前的这一警示极具前瞻性。陶渊明出生在九江,《桃花源记》诞生在九江,也点缀了九江的精彩。

得心应手 它是由“随心应手”演进而来,而随心应手这个词,始诞于九江。它出自《太平广记·九天使者条》,唐开元年间,一天夜里,玄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着红衣金冠的天神对他说,“我是九天巡访使,受玉帝之命,到人间来巡访,想在庐山西北角建一宫室,便于巡访歇憩。那个地方已有现存的宫室基础,建造宫室的木材石料我也都准备好了,只需工匠力夫来完成工程建造,这就需要得到你的帮助,帮忙备好人力工匠。”玄宗帝一惊,原来是一梦,但梦中情景十分清晰,他便派遣一名内宫太监,暗中到庐山西北隅来探访。宫监来到庐山西北麓,果然见有屋宇基石的痕迹。更为奇怪的是,仅隔一宿,第二天此处就堆满了木材石料,都是从天而降,不是人力搬运而来的。宫监将此情禀告玄宗帝,玄宗便命他作为总工监,并授予他拥有指使地方官府之权,调派工匠人力建造宫室。说来奇怪,工匠们在施工时,按工程进度,所需各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全都是随心应手,需大来大,需小来小,工匠只需架设,丝毫不差。到了夜晚,空中自现神光,照耀施工处所,亮如白昼。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竟无一人觉得倦累。如此劳作仅十日,一座宏伟气派的宫室便筑成。此为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事,这就是九江庐山太平宫建造的由来。依据故事所述,令人奇怪的事很多,诸如宫室材料自天而降,工匠施工不知疲倦,夜间施工亮如白昼等,这都是神话,读来助趣,谈后一笑。但对“随心应手”这个词,人们没有轻视,这个词高度概括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与追求,由此而衍生出“得心应手”这个词,并形成了成语,用来表示心里怎么想,手里的活儿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它与“心想事成”有同曲同工之妙。这个故事出自《太平广记》,该书由北宋文学家李昉悉心搜录、采集自汉至宋初历代的小说、故事、笔记、稗史等类文品,汇集编成的一部总集,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称《太平广记》。该书中“九天使者”的故事,说的是九江太平宫的故事,但太平宫建成之初,并不叫“太平宫”,叫“九天使者庙”。宋太平兴国年间,太宗赵光义亲自下诏,赐名“太平兴国宫”。到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徽宗帝下诏,钦定名为“太平宫”,这一称谓便一直沿用。太平宫曾为九江一大名迹,虽早已颓圯,但依托原址,这一带地域形成了一个地名,就叫“太平宫”。

弄假成真 这是个使用率较高的成语,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此语的诞生与九江有关,其原始出处出自《三国演义》。东汉末,荆州牧刘表病危之际,知自己诸子无一成器,便将刘备委以荆州刺史,并将诸子托付给他。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大战,曹军败,东吴以杀退曹军并救了在荆州的刘备为理由,要刘备退出荆州。当时刘备以刘表的儿子刘琦尚在,便托辞待刘琦死后再交还荆州。不久刘琦死,此时周瑜与鲁肃正率军驻扎在柴桑(今九江),孙权便派鲁肃前去索要荆州,刘备又以暂无安身之地,正准备向西拓展,暂借荆州以居,待得了安身之地再归还。鲁肃很无奈地回到柴桑,周瑜和鲁肃因担心没能要回荆州,不好向孙权交代。周瑜便心生奇计,向孙权献策:趁刘备正值丧妻,必将续娶,便假意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再趁刘备来东吴迎娶之际,将他囚禁起来,以刘备为人质来换取荆州。孙权也接受了这个计策,便依计而行。岂料刘备到了东吴之后,竟然被孙权的母亲国太大人看中了,说刘备天生贵相,竟同意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并在东吴成亲。为此,孙权气急败坏地写了一封信,差人至柴桑报予周瑜,信中言:“吾母力主,已将吾妹嫁于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事还复如何?”这是《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里叙述的故事。孙权致周瑜的这封信,《三国志·吴主传》和《三国志·周瑜传》中都没有记载。《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故志魏主称纪,志蜀、吴主皆言传。作为国君,自有史官为其记事,为左、右史,一记言,一记行,所记很细致,如实录、起居录,这类记事会记下任何细枝末节,孙权致周瑜的信,会于这类记事录中留存。但在正史中,只记大事,如果类似一封信这类小事都录入正史,正史就会过于浩泛。故《三国志》中不见孙权致信周瑜的记载,并不奇怪。《三国演义》就不同了,它是小说体裁,追求的是故事性和趣味性,会尽量运用这些情节来丰富内容,让其所行之文有血有肉,增加可读性。于是罗贯中便不怕唠絮的叙述此事,又正是这种“唠絮”,《三国演义》让人喜欢读,并成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孙权在信中使用的“弄假成真”这个词,后来便形成了成语,其欲表达的意思也很直白,意指本来是假装而预设的一个圈套,结果却变成了真事。与该词意思相近、相同的词是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中所构的词都是中性词,而弄巧成拙中所构的词尽含褒、贬之义,巧含褒义,拙含贬义。看起来弄巧成拙比弄假成真似更文绉,但孙权在此处使用的弄假成真,似更能表现一种激愤与责难。周瑜是在柴桑预设的这个圈套,孙权是将此事的结果以信的形式传至柴桑,所以“弄假成真”的渊源地就是在九江。

不可越雷池一步 这个成语源自东晋中书令庾亮给江州刺史温峤的一封信,是《报温峤书》里的一句话,信中有“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即是这个成语的源头。此语的形成,与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十月,当时身为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的苏峻,联络时为豫州(今河南汝南)刺史祖约发起叛乱,史称“苏祖之叛”。此次祸乱的起因是苏峻骄横不法,抗拒朝廷命令而起。咸和元年(326年),当时身在京师的南顿王司马宗作乱,被庾亮一举平叛,但司马宗得力党羽卞阐却趁乱逃离京师,投奔苏峻,苏峻将他藏匿起来。庾亮知悉后,命苏峻送还卞阐,苏峻抗命不从。对于苏峻藏匿叛将、公然抗命的行为,庾亮担心他将生祸乱,便假借擢升苏峻为大司农(主管国家钱粮税赋与度支的官员,相当于现今的财政部长),调他入京,乘机解除苏峻的兵权。谁知苏峻这个久历官场的官油子一下子便嗅出了庾亮的诡谲,拒绝征调,并联络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叛乱。此时镇守武昌的江州刺史温峤闻变,立即赶往寻阳,屯兵湓口(今九江市区江畔),并调集所部人马,准备东进勤王。庾亮听到此讯,命他千万不要离开寻阳,并亲笔写了《报温峤书》,信中言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里的“西陲”指的是陶侃,陶侃时为荆州刺史,因在西边,故称“西陲”。“历阳”指的是苏峻。庾亮的意思是,我对陶侃的担忧超过了对苏峻的担忧,因此你必须坐镇原地,不得越过雷池以东一步。看来作为江州刺史的温峤,其防地的东界即是雷池为止。庾亮虽忧陶侃过于忧苏峻,但随着事件的演绎,后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苏峻进攻建康(今南京),庾亮统军迎战,苏峻本行武出身,庾亮为文人入相,两军对垒后,晋军败,京城陷,庾亮乘小舟逃到寻阳。此时的江州成了讨伐叛军的中心,各路勤王兵马都麇集寻阳,行辕大营设在湓口,陶侃也来到寻阳。当时诸将都担忧陶庾二人将相不睦,陶侃此来恐怕对庾亮不利。这时温峤与庾亮商量,应联合陶侃去攻打苏峻,庾亮也觉得讨苏平叛非陶侃不行,于是去拜会陶侃。陶侃讥讽地说:“君侯不是要防我吗,怎么又来求我呢?”陶侃称庾亮“君侯”,是以官阶为称,看似尊词,实为讥讽。庾亮双手抱拳,躬身长揖,引咎自责,并说:“陶公素重社稷,万望能涵亮过(包涵我的过错)。”此时陶侃已68岁,庾亮为38岁,所以庾亮称陶为公。陶侃见他如此雅度,大为感动,于是摈弃前嫌,同心戮力,很快讨平了叛军,并阵斩苏峻。关于雷池,《辞海》的诠释是:雷池,水名,本称雷水,在湖北黄梅境内,东流至安徽望江县注入长江,雷池只是它的又称。据此,古之雷池,即在九江境内,因古黄梅境(今孔垅)之南,皆寻阳(即九江)境,直到1936年才以江为界,划归黄梅。后来人们根据《报温峤书》的此语,衍生出“不可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成为一种警示。关于这个成语,在演进中又有两个不同构句,一曰“不可”,一曰“不敢”,曰“不可”有警示性,曰“不敢”有自律性。“不可越雷池一步”,这里的“雷池”表示的是一个界线,这个含义同此语初诞时的意思基本一致。“不敢越雷池一步”,这里的“雷池”表示的是一定的规范。这一演进使“雷池”的引申意义就大多了,且完全脱离了它作为河流的本意。雷池,由地理名词进而泛指一定的规范,这种演进代表了文化内涵的拓展。这就促使我们更要不断地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思维与文化的演进合拍。“雷池”就是这么给我们上课的。


相关链接

九江,古称寻阳、柴桑、江州。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东襟鄱湖,西屏幕阜,南倚匡庐,北枕长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时文人墨客李白、白居易、苏轼、陶渊明、黄庭坚等曾被九江美景所折服,在此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游记、典故、寓言等,产生在此的成语,千年流传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2000多年的文化遗存,淘洗出现代九江的发展规划:力打文化旅游牌。出于九江的成语典故,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九江的城市名片。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柳飘蕙

责编:吴雪倩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