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九江美如画 ——我市环卫事业十年发展综述

2022-10-26 10:15:06   九江日报
浏览量 29073

金秋十月,美景醉人。行走在古城九江,洁净的街道、成荫的绿树、清新的空气……一切令人心旷神怡。而这宜人的城市环境,离不开九江环卫人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

  这座城市的每一寸沥青路、每一条路沿石、每一尺人行道、每一块公厕地砖……对九江环卫人而言,如数家珍充满感情,他们拿出如同绣花针般的心思打理着这座城市,从子夜到黎明,从酷暑到寒冬。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辛勤耕耘。在九江环卫人的努力下,九江不仅实现了“路平、灯亮、沟通、地洁”,环卫事业的发展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代替人工作业、城市管理日益精细科学、市场化改革大步向前。

  2021年,九江成功摘得“国家卫生城市”的金字招牌,并获评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市荣誉称号,这其中,倾注了九江环卫人的辛劳汗水,也无声昭示着九江环卫事业发展十年来的锐意进取和创新跨越。

党建引领 为环卫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如何持之以恒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其中环卫事业任重道远,尤其对环卫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锻造一支环卫铁军,九江市城市管理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思想、作风、素质、典型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不断为环卫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市城管局全力打造党建品牌,强化支部引导作用,鼓励各党支部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创建“百优党支部”的平台,拓展丰富党建“三化”建设内涵,努力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营造各支部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坚持干部联系群众,提升党员服务能力。在党员队伍中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闲可看书……在九江,有这样一处属于环卫工人的温馨港湾,那就是浔阳区红色蒲公英浔阳驿站。驿站成立了支部委员会,有正式党员3名,流动党员19名。支部委员会定期组织环卫工人党员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和“爱心送考、疫情防控、创文宣传”等爱心志愿活动,引导他们像蒲公英一样把为民服务和使命担当播散在浔城的每一个角落。在党建引领下,红色蒲公英浔阳驿站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成为九江环卫队伍中那一抹最亮的“红”。

  九江玉禾田公司则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释放环卫党员“先锋动能”,不定期开展党员日活动,努力在全公司上下营造不畏困难、勇于攻坚、积极向上、争做先锋的工作氛围,增强广大环卫工人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

  把党建工作融入环卫事业的发展中,以党建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九江环卫队伍中,涌现出了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桑红霞、江西省劳动模范熊军等一批先进模范,九江环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

环卫改革 让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说起九江环卫事业近十年的变化,干了14年环卫工作的代贵娇用了四个字——今非昔比。她说:“道路机扫作业、电动车巡查、垃圾专业化处理,这些是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十年来,九江环卫事业发展模式的最大变化,那就是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事、政企分开,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政府部门购买服务,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升城市品质。”市城管局市容科科长万国英如是说。

  据介绍,2013年,九江经开区在我市率先推行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市场化,随后,其他各县(市、区)陆续开展。十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经过不断努力,环卫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中心城区及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共青城市、永修县、庐山市、德安县、修水县等地环卫工作都已实行市场化,由专业环卫公司提供外包服务,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到了100%,极大改善了城乡环境。

  实行环卫一体化改革后,我市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精细化、机械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深化,洒水车、雾炮车、洗扫车、扫雪车、生活垃圾压缩车等各类环卫车辆增加到2144台,机械化清扫队伍高效运转,中心城区道路清扫面积由2012年1191万平方米扩大到2021年的1981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2012年的21%提升至2022年的96.6%以上。

  “原来当环卫工的时候,早上3点多就要起床去扫地,马路、人行道全靠一把扫帚人力清扫,路上的泥巴也靠人工清理。寒冬腊月,常常是脸上冷风吹,衣服里汗直淌。现在路面清扫都机械化了,环卫工轻松幸福多了,可以早上5点多再出来上班,只需清扫机械车辆扫不到的地方。”代贵娇感慨地对记者说。

  环湖公园脏乱差的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南湖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乐园、主次干道鲜花与景观错落有致……行走在九江中心城区,靓丽整洁的市容环境让人赏心悦目。“这几年真是觉得城市环境变化太大了,颜值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清新,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心。”说起九江市容环境的十年变化,市民王珂深有感触。

  “市容市貌的提升得益于环卫体制的改革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原来城管、市容部门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做不到狠抓严管,现在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万国英介绍说,“我们现在对环卫作业的考核要求也提高了,不再是路面不见垃圾就行,而是要达到‘路见本色、物见本色、绿见本色’,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文明创建 精细管理提升品质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

  文明创建对环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江市城市管理局以创建为抓手,对环卫工作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市城管局对照创建要求,制定考核方案,加大督查力度。安排专人对城区责任范围内重点道路、小区等环境卫生薄弱环节、薄弱部位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整改,切实做到问题解决在一线。

  承担着九江市经开区、浔阳区、濂溪区三个区环卫工作任务的九江玉禾田公司,在市城管局的指导下,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打造最干净街道,确保市容环境保持高标准水平,公司进一步落实环卫日常精细化管理,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各分管区域加强环卫保洁,尤其加强对巷道卫生死角、人流高密路段油污污染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加大对道路的冲洗频次,加强全覆盖和精细化作业管理,有效推动辖区环境卫生水平再提升,用实际行动为“美丽九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八里湖新区是九江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为了擦亮这张名片,于今年7月1日进驻八里湖新区的长沙玉诚环境公司,正式开启了以精细化的城市大管家助力城市环卫品质提升之路。10月21日下午,记者在长虹西大道看到,多台环卫车辆在联合清扫作业,道路保洁人员在机械车辆清扫过后,配合擦干净路边栏杆、垃圾桶及死角区域积尘,与作业车队形成无缝衔接的全覆盖作业模式,为城市道路进行“洗脸美颜”。公司总经理张泽武介绍说:“我们一定会用心用情以我们专业的机械化设备和高效管理模式,擦亮九江的城市底色,让城市颜值更高,同时通过‘精细化作业、长效化管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实’上着力,在‘细’处用功,成为‘践行绿色生活’的新风尚,为九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公厕“变身”“厕所革命”让“方便”更方便

  方寸之地,文明之窗。公共厕所关乎市民的“方便”问题,影响着城市生活质量,更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 

  “以前找个公厕要跑大老远,还脏兮兮的,现在百米之内就能找到公厕,每个公厕都有专人清洁,干净又卫生。”提及如今随处可见的新公厕,市民李育连声称赞。

  不仅是人们如厕方便了,有的公厕还增设了驿站的功能,为新就业群体、户外工作者和市民提供爱心便民服务,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九江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位于浔阳区花果园北路的一所公厕,又名“红色蒲公英驿站浔阳站”,是我市公厕改革的典范。一楼大厅不仅有摆放整齐的矿泉水和茶水杯,还有微波炉、冰柜、便民雨伞、急救药品等便民物品,令人倍感温馨。浔阳区城管局市政园林所副所长鲁茵告诉记者:“这所公厕是全省首座多功能公益性的综合体,设有茶吧、书吧,安装了中央空调,市民如厕后,还可以歇歇脚、喝喝水、看看书,驿站还专门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交协警、城管队员等六类户外工作人群提供免费八宝粥、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十年前,浔阳区大部分公厕集中在老城区的背街小巷内,导致新建道路旁没有公厕,公厕布局不尽合理。2018年,浔阳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科学规划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公共厕所建设。截至目前,浔阳区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81座,其中新建了城市驿站3座,全部实现了二类以上标准,其中一类公厕21座。

  浔阳区公厕的变化是我市推进“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我市于2018年开展了“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着力解决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布局不合理、管理缺失等问题。现在我市公厕功能基本完善,落实了专人管理,公厕周边卫生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改变了群众以往对公厕“脏乱差”的印象。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包含社会公厕有667座,基本实现了每平方公里公厕达到4座,每步行10分钟左右有一座公厕,有效缓解了群众“找厕难”“如厕难”问题。

垃圾“变宝” 分类焚烧发电推动绿色发展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我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和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推动了绿色发展。目前九江市中心城区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小区覆盖率70.75%,新建四分类垃圾亭800余个。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投入运营,实现九江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近几年来,九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按照省里部署和任务指标,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2022年市区两级均设立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确保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推进。

  2019年初春,第一个分类垃圾桶在濂溪区九悦廷小区落户,一时间围满了“瞧热闹”的居民。那时,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垃圾分类”还是个新鲜事。如今,分类垃圾桶早就成了九江市民的“老朋友”。

  推进垃圾分类能否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末端设施建设是关键。为此,我市建设了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仅减少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提供清洁的电力资源。目前九江、都昌、修水焚烧发电项目均已完工并稳定运营中,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

  10月21日,记者走进柴桑区赤湖工业园光大环保能源(九江)有限公司,在九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中央控制室,只见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电脑24小时监控垃圾焚烧处理设备的运转情况。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九江市主城区及周边县区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中转车辆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然后经过堆放发酵、入炉焚烧、通过汽轮发电机热能转化为电能、焚烧烟气通过祛除二噁英脱氮脱酸除尘达标排放,实现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涅槃重生,每年向国家电网输送绿色电能达3亿度。

  九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2019年由属于央企的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406亿元。项目自2020年12月29日建成投产后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80余万吨,实现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全焚烧零填埋目标。光大环保能源(九江)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赵昌辉介绍说:“现在每天接收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约1800吨,向电网输送绿色电能90万度,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将持续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分类自觉性和正确率。”市城管局局长万辉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快生活垃圾终端处置体系建设,加强现有终端常态化监管,完善垃圾分类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四大环节的运行机制,加强分类全流程监管,依法依规推动垃圾分类全覆盖,坚决杜绝“前分后混”、混投混收混运混倒等问题的发生。

  一件件实事,绘就一张张蓝图;一幅幅画面,记载一段段征程。十年初心不改,只愿城市美如画。如今,站在新的赶考路上,九江环卫人继续砥砺前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中,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九江诗篇”贡献环卫力量!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谈思宏 周慧超/文 张驰/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