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非遗之美”走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10-27 15:00:49   九江小记者
浏览量 29170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近日,九江市小记者协会联合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彭泽县五柳小学、彭泽县狄公小学三所学校共同开展“九江非遗之美”课堂进校园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一起领略非遗魅力,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保护意识。

10月19日上午,在彭泽县五柳小学多功能教室举行了“小记者站”授牌仪式,九江市小记者协会负责人袁东来鼓励小记者们多多参加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孩子们课外生活的同时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该校校长王传宏表示,小记者站的成立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引起在场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九江日报社《长江周刊》副主编罗文霞先后在三所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一堂聚焦九江本土历史文化的非遗课。罗老师分别从什么是非遗、我们身边的九江非遗、以及了不起的九江骄傲“国家级非遗”这三个方面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非遗文化;从油纸伞的制作、京剧脸谱的故事、南京云锦的工艺、皮影戏的来历到蜡染的独特性进行阐述,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非遗的工艺与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非遗吗?”罗文霞老师抛砖引玉道,见同学们瞪着一双富有求知欲的大眼睛,罗老师顺势向大家科普了九江的非遗文化,其中有传统美术类、技艺类、民俗类、美食类等;当讲到美食类湖口粑俗的时候,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四(7)班的张芮菡说,“这是自己家乡的美食,但今天在这节课堂上才知道原来家乡的米粑属于省级非遗。”瞧她一脸傲娇,不正是来自于家乡传统文化的自信?!

罗老师为学生一一介绍了九江的骄傲“国家级非遗”,九江国家级非遗项目共有16个,数量稳居全省第一。其中包括金星砚、瑞昌剪纸、湖口草龙以及瑞昌竹编等,学生们相对熟悉的是剪纸,许多孩子尝试过简单的剪纸技巧,从趣味剪纸入手感受指尖上的非遗文化,当看到老师播放的PPT里浔阳楼与锁江楼的精致剪纸作品时,学生们被精湛的技艺、复杂的工序而惊叹,从中深刻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

编制湖口草龙的视频再次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虽然游龙春节经常能看到,但是这样的草龙并不多见。罗老师告诉大家,编制一条草龙需要历经300多个小时,需要8万多根稻草,光龙须就需要两万多根,全部靠纯手工制作。看着视频里栩栩如生的草龙,学生们再次感叹这超强的技艺。此次非遗课堂进校园旨在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了解和体会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从而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所承载文化内涵的延续。各学校老师纷纷表示,非遗文化课堂对学生们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既满足了学生们多样化的课程学习需求,让他们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熠熠生辉。

(袁海飞/文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袁东来/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高圣杰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