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建立全链条管理,推动矿山绿色转型发展

2022-11-01 09:29:0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29214

点击观看视频↓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市自然资源局围绕矿山出让、开采、治理、矿业发展等问题,探索建立净矿出让、绿色矿山创建、矿石廊道专线运输、矿石码头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全链条管理模式,开辟了一条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溯源+智能监管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

  九江矿产资源丰富,为规范矿山创建、出让、开采、治理等各环节,我市不断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日常监控、强化机制创新,保障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制《九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编制和实施全过程,要求新设矿权做到两个挂钩,关闭注销两个采矿权才能新设一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率达到70%才能新设矿权,充分发挥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布局和管控作用,实现矿产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

  强化日常监控。打造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升级版”,建成“前端视频监控AI识别+中端应用软件精准预警+后端指挥中心自动派单”的自然资源智能监管平台,创新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自动巡航、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分析、自动预警、自动处置等“六个自动化”,实现快速响应和可视化监督。

  强化机制创新。我市对在产持证矿山实行百分制打分,进一步压实矿山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义务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省自然资源厅高度评价并推广此做法。探索实行“矿山监理”第三方监管,通过政府采购聘请技术单位定期建模,对矿山开采、生产及恢复治理等工作进行专业化协管,改变过去低效的“盲眼式、跑腿化”巡查方式,实现对矿山企业的动态化、立体化、专业化监管。


整治+创新 打造净采矿出让“九江模式”

  “原来的矿山企业,要用60%以上的精力去协调征地拆迁等工作,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只有40%的精力去搞生产。实施‘净矿’出让后,政府和部门在出让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将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投产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了1~2年。”江瑞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明在矿山行业干了20多年,瑞昌“净矿”出让工作让他感受颇深。2020年底《自然资源部简报》印发了《“净矿”出让:解剖“瑞昌经验”这只“麻雀”》供各地参考借鉴,九江瑞昌“净矿”出让改革已上升为“国家经验”。

  “瑞昌经验”是我市“净矿”出让改革工作的一个缩影。矿产富集区,往往也是风险高发区,九江勇做“先行者”,积极推进“净矿”出让改革。探索了净采矿新模式,制定了《九江市净采矿权出让工作指导意见》,总结出“12345”的九江模式,一个模式:净采矿权公开出让;二个目标:采矿权人“拎包入驻”,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三高推进:高位推动,高标设计,高附加值;四项原则:符合规划,不得压覆,选址科学,处置到位;五项要求:程序要规范,处置要透明,公示要到位,责任要压实,保障要有力。

据悉,近年来,全市开展净采矿权出让的县达到6个,出让矿权14个,实现收益110.767亿元,提升了资源开发经济效益,保障了国有资产不流失,探索出一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增值保值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生态+智能 创新绿色矿山新模式

  曾经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矿山开采现场,经过“全密闭无死角”管理和智慧建设,实现了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园林化”模式靓化矿区生态。我市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景则景”的原则,聘请专业团队进行矿区复绿及园林景观设计,对创建内容进行精准化分区,按照“七个一”,即每个矿山都要有一个试验田、一个果园、一个公园、一个生态停车场、一个生态公厕、一个环保加油站、一个规范修理厂的基础要求,打造“一矿一景”的园林化矿山。

“科学化”开采强化源头管绿。全面推行“边开采、边治理、边复绿”模式,聘请专业机构编制矿区生态修复方案,实现“开采、治理、恢复”三合一。所有矿山企业采用“自上而下开采、台阶式开采、中深孔爆破”等方式,实现环保化开采、清洁化加工、无尘化运输。

“现代化”手段改进监管模式。全面升级管理,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S管理体系,建立集“运输管理系统、地磅信息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矿山开采监控系统”于一体的矿山智能数字管理平台。

优化+合作 廊道运输彰显九江特色

  通过积极推进廊道运输,改变传统矿石运输模式带来的环境、安全隐患,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合理规划线路。彭泽县、瑞昌市等长江沿岸重要的砂石骨料产地,合理规划矿产品廊道运输线路,改变传统矿石运输模式带来的环境、安全隐患,进一步优化矿山周边生态环境。

    智能运输管理。江西宏泰物流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一条24公里的圆管带式输送机,采用双线输送,年输送能力为2000万吨,每小时可达5200吨的输送量,项目采用德国KOCH技术,采用全智能化物料输送,全封闭处理,实现粉尘零排放,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00吨每年,减少了对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政企双向发力。九江港是长江流域的百年老港,历史积弊形成的小、散、低码头局面已久。沿江县(市)通过开展矿石码头整治,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推进廊道运输建设,全面完成九江沿江非法码头整治提升工作,进一步刷新了九江岸线的“颜值”。

修复+产业 废弃矿山“蝶变”为绿水青山

探索“矿山生态修复+”融合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治理,通过对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景观再造,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筑巢引凤带动周边产业聚集发展。彭泽县累计投入2.4亿元对废弃矿山进行修复,投资1300万元将狮子山废弃矿山建设成御珑湾湿地公园,如今已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瑞昌市投资3000万元将洋鸡山金矿打造为占地1088亩的天嗣山公园,在周边规划建设“智造小镇”,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瑞昌市采取“生态修复+产业聚集”实现城郊矿区升级发展,入选江西省十大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延伸矿山产业链条。做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文章,积极鼓励采石矿山企业投入和改造机制砂生产线,对矿石骨料进行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变废为宝”,做到“吃干榨净”,提升价值链、拓宽效益链。

  延展企业生态效益。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参与修路架桥、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新农村建设等民生事业,展示良好企业形象。彭泽县积极鼓励已建成的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参与全县生态农业产业建设,投资建设农业产业园。广源矿业投资2亿元建设蔓谷田园综合体,一期正常运行并带动就业人数185人,二期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启动;宏浩矿业投资8000万元建设完成归园田居项目,游人如织,尽享田园之美。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最美长江岸线旁,受损山体得到修复,披上“绿衣”后满山叠翠;对废弃矿山进行打造,结合当地特色,变身为游人如织的休闲公园……放眼浔城大地,越来越多的废弃矿山“蝶变”为绿水青山。


(刘明明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朱曦薇/文 程鹏/视频)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