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八十九岁老兵周卫星: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2022-11-05 10:29:26   
浏览量 30047

八十九岁老兵周卫星: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岁月改变人的容颜,却无法改变人的初心。近日,笔者来到九江市军休所89岁老兵周卫星家中,只见屋内摆放整齐、光洁如新,一如既往地保持军人优良作风。

  □ 朱新军 文/摄

  苦难励志求学路

  周卫星,原名周伟星,曾任空军工程兵四团副团长、总工程师。1934年10月19日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一个革命家庭,当时中原大地天灾连绵、兵祸匪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image.png

(受访者供图)

  周老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经受过各种严峻考验,多次被上级委以重任。1940年春,其父奉命调到苏北新四军,便与家里断绝了一切联系。

  “父亲离开后,家里没了顶梁柱,母亲又生了个女儿,可没到满月就夭折了。生活的困难,精神的打击,对丈夫刻骨的思念,让平日没干过农活的母亲精神完全崩溃,病魔折磨她半年才痊愈。”虽然祖孙三人经常吃糠咽菜,瘦得皮包骨,但母亲还是坚持让他上学。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周卫星读书非常用功,每次考试基本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他经常帮家里干农活,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从来没有让母亲失望。

  1949年7月,当时还在读初中的周卫星,被舞阳县委选中,担任县团工委专职组织干事。虽然初来乍到、资历尚浅,但他好学勤奋,小小年纪展现了很强的工作能力,尤其在土改复查、互助生产等工作中表现突出,1950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由于过度劳累,周卫星不得不放弃工作,离职赴武汉治病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周卫星的身体得到恢复。195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留苏预备生,但他早有献身国防建设的宏愿,毅然选择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就读(以下简称哈军工),自此周卫星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又红又专哈军工

  哈军工是中国军事工程技术最高学府,是世界上唯一的海、陆、空综合军事技术学院,首任院长是开国大将陈赓。

  入校即入伍,“尽管当时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难,但国家还是全力保障我们的学习生活,除基本的吃穿用以外,每月还给每人发放6元的生活补贴,实行实物供应管理,确保安全。学校特别重视专业学习,机场建筑专业有近50门课程,授课时间达7000多学时,课程内容丰富翔实,还非常重视思想政治与军事教育。在校期间的表现可以说是‘又红又专’,我一直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专科(系)党总支委员并一度兼任团工委书记,每周课外工作16小时以上,毕业时党员人数占学生总数75%,被学院评为优秀党支部。为了兼顾学业,我经常加班加点地学习,保持前几名学习成绩直至毕业。”

  “我们多次参加工程劳动和实习,毕业设计也是在河南某地现场进行,历时八个月,先后完成了地质勘探、地形测量、洞库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全过程,每一步都经过审批,最后交付使用。”结束后,由他撰写的毕业设计技术总结,受到大家一致认可。1962年,周卫星毕业被分配到福州空军后勤部。

image.png

  牢记初心干事业

  1962年春,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福州前线进行了紧急战备。“那一年确实很紧张,前沿阵地的任务很重,我刚到部队就做了不少抢修抢建工程,设计加施工,每个工程周期都很短,一个接着一个做,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和妻子梁秀珍1959年认识,因为工作一再推迟婚期。直到1963年初局势缓和,春节回家探亲才与妻子完婚,婚后不久我又赶往部队。在部队几十年来早出晚归,习以为常了。”说起这段往事,周卫星显得那么云淡风轻。

  由于专业对口,周卫星先后参与十几个军事机场建设,其中重庆机场和九江庐山机场,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机场建设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时条件下做好这件事非常不易。我任总工程师,主持起草操作规程和有关材料,洞库工程实行四班三倒作业,24小时施工不间断。我每天晚上都是10点到第二天1点左右才睡觉。第二天早上照样出操。技术人员不够,我们还编写教材、现场办班。每天工作无论多忙,我都到场处理,为了落实一项措施,我连续几天盯在那里,直到把事情办妥。机场建设中的各个环节,我都了如指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经过实验,混凝土工程采用纸浆废液减水剂,大大减少水泥用量,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尽管住的是草棚油毛粘,喝的是黄泥巴水,开展洞库爆破施工,稍有不慎还有生命危险,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我都坚守岗位,亲力亲为。我从写好的数万字工程总结中提炼主要操作方法,被空军采纳,还受邀赴北京全程参与编写了《军用机场场道工程战术技术标准》。”

  “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参加革命工作这么多年,心里想的只有工作和奉献。在业务方面,我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完善提高。领导之前说给我评个功,被我拒绝了,我是一名老党员、技术总负责人,功劳要让给下边,不跟别人争功。老婆孩子总盼着我回去,可每年工作总是搞到最晚,等大家探亲假都休完我才休。女儿还病过几次,多亏了妻子和母亲照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说到这里,周卫星满是亏欠,但想到为国防事业作贡献,他觉得值。

image.png

  发挥余热作贡献

  1985年,为响应部队“老中青年轻化”的号召,周卫星选择离休,让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虽然离开部队技术领导岗位,但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都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先后参与了国内几十个重大项目建设,在业界享有盛誉。

  1994年初筹建南京某基地,根据部队党委决定,邀请当时已经离休的周卫星到南京主持基建工作。这是一栋集部队机关办公、会议、居所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历时四年多才基本建成。“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情况:该建筑离江堤只有十几米,地面下是20米的淤泥层,如果按锤击桩基础设计施工,必然会使江堤溃倒,周围房子也会东倒西歪,后果不堪设想,周卫星了解后果断改为静压桩,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因为我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现场督促,整个工程验收达到‘优质、高速、安全、低耗’施工总要求,受到部队领导的高度肯定。”周卫星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从40岁开始秃顶,头发掉得厉害,眼睛也不好,原来近视,到后来老花,现在戴老花眼镜也不行了,像这种小字都看不清楚。如今已到耄耋之年,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工作,但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老兵、老党员,想当年要是没有国家的培养,哪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教育孩子们要爱党敬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周卫星发自内心地说。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