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抗微生物药物滥用是全民义务

2022-11-22 11:00:40   
浏览量 28950





每年的11月第3周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认知并行动起来遏制耐药的发生。2022年活动的主题是“齐心协力,遏制耐药”。


一、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微生物)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使感染更难治疗,最终导致无药可医,大大增加感染性疾病的严重性和死亡率。


图片


二、为什么微生物会产生耐药性?


微生物和所有生物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病原微生物每次与抗微生物药物对抗,就会发展出一种或者多种对抗这种药物的机制,如产生特定分解的酶、特定的排外系统,改变生物外膜的通透性,改变作用靶点等来产生耐药性,它们所对抗的抗微生物药物种类越多,产生的“绝技”就越多,这就相当于在“练兵”,所有杀不死它们的药物都会使其更加强大。造成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包括在健康、农业、畜牧业等行业的滥用及不妥善的管理。


图片

图片

三、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1

医护人员

医生应该提高诊断鉴别能力,明确使用指征,开具足量足疗程药物,使用不足造成耐药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卫生、环境消毒等工作,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2

患者方面

患者需要提高对抗菌药物的认知,要避免以下几点误区:


①感冒了就吃点“头孢”

其实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头孢”不仅杀灭不了病毒,可能还会引起人体的菌群失常,引发副作用,产生耐药菌。正确的做法是来医院明确诊断,遵医嘱服用,多喝水、多休息、开窗通风。


②症状好点就停药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一定的疗程,疾病还未治愈完全就停药容易让原本的致病菌接受“训练”后而变得更加厉害,产生强大的耐药菌,正确的做法是要足量、足疗程地使用。


③认为抗菌药是消炎药

很多患者出现喉咙痛、发炎就会自行去药店买点“消炎药”,实际上抗菌药物≠消炎药,炎症≠感染,如果不是细菌引起的感染就没必要吃抗菌药物。


④多用几个药,总有一个起作用

很多患者生病后,认为多用几种药,总有一个起作用,实际上很多药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同时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严重的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也有可能造成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


⑤贵的、高级的抗微生物药一定好

实际上用药在于“精”而不在于贵,适合自己病症的才是最好的,高级的抗微生物药不一定比低级的好,很有可能是小题大做,导致往后使用低级抗菌药物起不到相应的效果,一旦产生耐药菌则会面临无药可医的局面。


图片

图片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