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2023-01-04 07:38:31   
浏览量 28961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研制出台了《江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凝练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回答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为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筹规划、科学规范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实施办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深入推进“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打好发展基础。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加强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发展需求,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统筹协调各实施环节,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一致、协调。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积极建设地方课程,严格规范校本课程。系统构建学校课程,加强学段衔接、学科配合、课内外学习有机融合,提高课程的适宜性,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立足省情,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巩固江西省课程改革和“双减”工作成效,探索全员、全学科、全过程育人路径,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促进提质增效。

三、《实施办法》明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是规划课程实施。省教育厅负责统筹规划三类课程的实施。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条件保障。学校要依据全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办法,立足本校办学理念,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科实践,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落实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

三是改进教育评价。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推动考试评价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考试评价质量。

四是强化专业支持。明晰教研工作定位,增强教研供给的全面性与均衡性,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积极利用多种技术和手段,丰富教研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机构的专业力量,为课程改革提供指导。

四、《实施办法》对义务教育课程类别有哪些规定?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

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统筹规划,确定开发主体。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注重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强化实践性、体验性、选择性,促进学生认识家乡,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

五、《实施办法》对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时间要求有何变化?

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的基础上,制定江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示例表,明确了各学科课程各年级具体课时数。比如,科学在一至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在三至八年级独立开设;书法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每周安排1课时,一至二年级每周另开设1节写字课;劳动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周不少于1课时;班团队活动在一至九年级开展,每周不少于1课时。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相关文件要求,提出每天安排1课时的要求,并在具体实施方面给出建议。

六、《实施办法》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哪些建议?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开设《红色文化》《美丽江西》以及《古诗文读本》《信息科技》等地方课程。对地方课程的课时数,《实施办法》提出明确建议。比如,《红色文化》在一至八年级开设,总课时量不少于108课时;《美丽江西》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总课时量不少于115课时。

校本课程可以单独开发开设,也可尝试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整合实施开发,开课课时不能低于规定标准。农村学校及城市学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应各具特色,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课程结构应有所区别。

七、对有效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有哪些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加大新课程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培训工作体系,加强新课程培训。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要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的骨干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市级、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努力实现全省义务教育教师全员培训目标,确保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省教育厅制定《江西省义务教育教学基本规范》《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等14个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江西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确保全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规范教科书选用管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新课程教科书的选用要在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下进行。同时,要认真规划、积极开发新课程实施所需的课程资源,加强教辅材料的管理,禁止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各种教辅材料进入课堂。

四是遴选新课程实施样本校。遴选一批省、市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为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实践经验。成立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项目研究小组,对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各项工作开展专题研究。

五是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各地各学校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引进、开发与利用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样性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企业、农村、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为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提供便利和服务,鼓励校际之间资源共享。

六是建立健全学校评价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符合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机制。要全面、科学、准确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在国家指导下,开展省级课程实施监测,主要包括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标准落实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和课程改革推进情况。

七是认真做好总结与评价。适时召开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对下一阶段的实施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每学期末,以设区市为单位对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学校要对实施年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测试。根据实施工作开展的需要,不定期举办义务教育各学科实施工作研讨会。第一轮实施三年结束后,召开全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大会,对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

八、如何保障《实施办法》落地见效?

一是加强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领导。省教育厅负责研究制定全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义务教育学校要由校长牵头抓好新课程实施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

二是加大教师编制和师资配备保障。各地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支持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师资配备,配齐配足音乐体育美术教师。

三是加强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的督导。中小学责任督学将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纳入挂牌督导范围,常态化开展督导工作,督促指导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列入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切实做好舆论宣传与发动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目的、任务和意义,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确保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各项目标的实现。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


编辑:王坤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