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一颗希冀的种子
□ 张海平
每一个刚走上社会的人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的,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后,一颗原本质朴的心变了,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了,抱负丧失了。其实社会与环境不足影响人,每个人要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
著名作家沈从文可谓是一个没有学历而有学问的学者。他怀着梦想刚来到北京闯荡时,一边在北大做旁听生,一边阅读大量书籍,并与诸多大师接触,不断成长。后来,他带着一身泥土气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时间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该校讲师,在此之前,沈从文以行云流水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感情,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为了讲好第一堂课,他进行了认真准备,精心编订了讲义,但由于紧张只用十分钟课便讲完了。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谦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一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有生以来听过最有意义的一堂课,此后沈从文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和北大任教。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他没有墨守成规,而代之以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的文学教育,并获得了成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课,则在学生之中不断流传,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
一个老师成为名师前得具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知识功底,关注教育理念,关心学生成长。修水四中我高三班主任刘老师年轻时就爱好学习,他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研究不同学生的潜能禀赋,实行因材施教,家里各类书籍丰富;他甘守清贫,不讲究吃穿;他为适应语文教学,平时抽时间阅读人民日报和江西教研等,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各类教育杂志发表一些文章;他对学生和蔼可亲,从不打骂学生,经常起早摸黑,不畏严寒酷暑,清早叫学生起床读书,他常找学生谈心,对成绩好的提更高的要求,对成绩一般的也鼓励他们发展其他兴趣爱好;他要求我们品学兼修,那年该班考取了六个农家子弟,实现了大学梦。
一个爱好阅读写作的人如果能成为作家,需要饱览群书,拜访名师,行万里路,勤耕不辍。徐春林在溪口中学读书时我是他初三班主任,记得那是1999年,他读初三,那时就喜欢看文学作品,他说张老师我想当个作家,我对文学感兴趣,我想他立下了一个好的志向,作为班主任支持他。后来他阅读了很多书籍,写了很多稿件,现在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水利作协副秘书长,《大江文艺》执行主编。曾在《人民文学》《诗刊》《当代》《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3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白虎郢都》《活火》《锯板桥》《耳朵》,小说集《该死的见面》,长篇报告文学《平语札记》《中国宁红》,散文集《山居羊迹》《芳亭记》《十年书》等十余部。《中国宁红》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言。在文学之路上成就不斐。
我小学时候有个梦想就是到原中小参加比赛,增长自己的见识,记忆中是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为能参加比赛我一边学习语文教材,同时阅读唐诗宋词、增广贤文之类书籍,边读边抄这些书上好的语句,我们班举行了作文初赛,老师认为我写得还行,就推荐了我和其他两个同学去中小参加比赛。那是一个春天的早上,从我们下杭村小到杭口中小要走五里路,山村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记得那时是张老师带队,他说你们写得好有奖品,还讲如果会读书以后可以考大学,到北京看天安门,当时对大学理解是模糊的,我们到后开始考试,当时的作文题目是《你长大的愿望》,一个半小时后写完交卷了。过几天中小转来结果说我们得了奖,老师还发了本子和笔给我鼓励,我们渐渐产生了读书的想法,考大学的愿望。
播下一颗希冀的种子可以不分年龄,正如春夏秋冬大地都有万物生长成熟。信念可以支撑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苦难的时候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坤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