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论语)欧阳修“避路”

2023-12-14 19:06: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456

欧阳修“避路”

■ 何诚斌

北宋两位善文且爱酒的人,欧阳修与苏轼,我都喜欢。最先,我喜欢的是欧阳修,因初中课文《醉翁亭记》读了让人快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后来,我读了不少苏轼的作品,还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喜欢上苏轼,且推崇他的人品与文品。或者说,在文学审美及文化传承价值之功用上,我倾向于苏轼。

实际上,我对欧阳修了解很少,寡于史书及文学文本的阅读。近日,在余光中的文章《粉丝与知音》中看到这段文字:“苏轼参加京城科考时,才二十一岁,欧阳修阅他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十分欣赏,竟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我突然无以复加地喜欢上欧阳修。不记得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是否记载了这件事,反正现在我看到欧阳修的这句话,觉得这个爱酒的“醉翁”挺可爱,招人敬佩。

欧阳修“避路”,因为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各方面的能力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很难提升与突破,为年轻人让道,可以促使他们在最好的年龄、最好的状态,发挥最佳的作用。欧阳修是真诚的,他写诗道:“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我还懂欧阳修的另层意思,诗文辞赋,各人写各人的,自有手高手低的表现,佳作或平庸之作,当由读者和时间去评判,但对于工作表现是实打实的,可考评的,老不是一种资格,倚老卖老,消费的是过去的政绩,对己对国都有害。欧阳修发现苏轼的才华,我估计在两方面,一是政治素质,即为官理政的眼界与高度;二是文辞功底,即文章的条理与气象。第一点比第二点更重要,因为苏轼到京城的目的就是博取功名,步向仕途,治理一方。

于是,我有兴趣把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找出来看看。文章不长,七百字左右,主张德治兼以法治,而德治重于法治,“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引经据典,服务于观点;或用观点阐发古代仁德之治。此文被主考官欧阳修欣赏,显然不只是说理简洁透彻,文笔好,而是“中心思想”符合欧阳修的政见。

欧阳修坦陈自己要为苏轼“避路”时,届年五十,熟谙政治的一切显规则和潜规则而坚守自己的原则,“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几十年来,仕途坎坷,好不容易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何其幸也,而他却看得淡,有意去发现人才。一般人做官做到这个位置,生怕别人抢占位子。所谓“后生可畏”,很大程度上是害怕后生超越自己。宋代江西籍的官员占据朝廷要津,且同乡间相互提携、互为奥援,形成庞大的地域势力。江西的欧阳修提携四川的苏轼,当时江西派有些人是不理解的。

我觉得,欧阳修为苏轼“避路”,出于站在国家的角度去爱才、用才。他早年遇到梅圣俞,发现对方很有才华,作结交诗推举他:“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怀才不遇的梅圣俞得到如此称赞,非常激动,一直把美好的遇见珍藏在记忆里。多年后,欧阳修遇到挫折,梅圣俞赠诗说:“悠然目远空,旷尔遗群物。”两个人的友谊保持了一辈子,没有受彼此命运沉浮、官场升跌的影响。

欧阳修为苏轼“避路”,也跟老师的身教有关。他年轻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晏殊。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得以重用。欧阳修诗词创作个性张扬,生活上甚至有些自由散漫,但他还有幸遇到了一个好领导钱惟演。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钱惟演派使者带上厨子和歌妓找到他们,并捎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后来,欧阳修又遇到了一个与钱惟演态度完全不同的领导王曙。有一次,王曙严厉地教导欧阳修等人说,你们看寇莱公(寇准)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莱公,怎么还敢这样呢?欧阳修回答道,寇莱公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欧阳修一下子把王曙呛得说不出话来。

一个爱玩的欧阳修,发现了一个爱玩的苏东坡。玩山水,玩文章,玩饮食,却不玩权位,于是更真诚地爱惜人才,提携青年才俊,引为朋友。欧阳修举荐贤能不计其数,如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等等,皆拔于“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之时。苏轼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都是大才子,欧阳修写了一首《赠王介甫》,对王安石夸奖、赞赏和鞭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欧阳修正因为有如此宽广的心胸,总是激励人们为国进取、奋斗,提倡人尽其才,所以他受到了普遍的尊重。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或许所有位置都有人,是某某的亲朋;或许受到编制的限制,总不能把干得好好的人赶走,腾出位置吧。欧阳修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不让“人尽其才”这四个字落空。

当然,也有人诬谤他,但没有影响到他的名望。他一旦感觉自己挡了才俊升官之路,就提出辞职,而皇上不批准。晚年,皇上给他升官,他坚持不受。他说,那位置给有才能的人。

欧阳修仕途“避路”让贤,出于悟道践行,如他在《秋声赋》中所言:“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有此感悟,真乃大智慧。而对于“文途”,他却一生爱好跋涉,不愿舍弃。

晚年,欧阳修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他的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因这文学精神,孜孜以求,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