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回眸精彩2023丨 “农”墨重彩绘“兴”景

2024-01-04 14:03:00   九江日报
浏览量 28866

       航拍位于赤湖湿地的瑞昌市武蛟乡,郁郁葱葱的大地、错落有致的村庄和星罗棋布的水面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生态画卷。(张驰/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2023年以来,我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希望的田野欣欣向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染色绘就。

  初冬时节,德安县邹桥乡付山村手工油面作坊内,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制作、晾晒油面,这些纯手工制作油面如今是秋冬市场上的“香饽饽”。作坊创办人李美寿说,自己退休后经营的这家手工油面作坊,吸纳了本村的脱贫户在此务工,按月发放工资,希望2024年扩大生产规模后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这是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推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全市特色农产业“多点开花”,助推各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唱响了赣北产业“富民曲”。

  牢记嘱托担使命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先后来到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进行调研。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情真意切,激励奋进,全市广大乡村干部群众把殷殷嘱托转化为行动,一致表示,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部署落实强推进。2023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以及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会多次研究部署和调度推进有关工作。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要求,一体推动市县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拧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有效推动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建立“分片挂县”机制,分类指导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和682个省市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

  精准把脉解难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巡察;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多次带头深入乡村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切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在贯穿2023年全年开展的“四走四看四提升”调查研究和12期市县面对面“把脉问诊”主题活动中,全市乡村振兴领域的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下基层、走入群众,扎实推进相关问题解决。

  真抓实干强本领。全面完成新一轮驻村干部调整选派工作,并在全市开展驻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月行动;优选50名市县乡三级业务骨干,组建市级人才库,建立“一月一调研、半年一督导”工作机制。举办第二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夏季大练兵”,以“基础大比武、业务大竞赛、岗位大练兵”提升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线上线下收听收看达7万余人。全市20个基层党组织和11名驻村干部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和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

  幕阜山下起欢歌

  我市始终将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着力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防范化解返贫风险,确保将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

  抓监测帮扶,依托防返贫监测帮扶升级系统,健全完善“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干部常态摸排”三线预警机制,统筹抓好监测帮扶政策宣传。全面落实“三保障”、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政策,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动态排查和解决新增问题。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截至2023年12月18日,全市监测对象中有51%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他监测对象均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7.19亿元、特困供养金1.47亿元,发放各类教育帮扶资助金1.94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6万人次;投入5.4亿元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改造提升厕所12054个。

  因易地搬迁政策,从武宁县大洞乡搬至县城武安锦城安置小区的居民邹时盛说:“以前看病做检查得走好远的山路到乡里去,现在小区周边就有卫生院,每年县里还组织开展义诊下基层活动,真方便。”

  受惠于农村“厕所革命”,切身感受到水冲式厕所带来便利的瑞昌市南阳乡燕山村村民刘葵花高兴地说:“现在厕所的设施真好,很卫生,改变了我几十年的旧习惯。”

  不久前,濂溪区赛阳镇金桥村自来水管网铺设工程全面竣工,该村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村民叶兴民说:“以前一到夏季常会面临饮水困难,自从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后,自来水直接通到了家门口,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也反映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户的幸福生活。

  鄱阳湖畔产业兴

  “以前做渔民的时候家里比较困难,洗脚‘上岸’后我在家附近的珠贝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4000元以上,这要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张舒展是都昌县周溪镇珠贝产业园新入驻的小目标贝类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想到自己实现了由一名渔民到企业工人的转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珍珠养殖、贝壳加工、珠贝饰品销售的企业,带动了周边40多名脱贫户和“上岸”渔民在此务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关键,濒临鄱阳湖的周溪镇充分整合资源启动珠贝产业园建设,助推200多家珠贝企业入驻,2000多名群众稳定就业,当地的传统珠贝产业一改以往散、小、乱的局面,通过“抱团取暖”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在我市,像这样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修水县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做好产品“出村进城”工作,相关农户年均增收3250元;永修县出台政策“大礼包”引导脱贫群众发展种养殖产业,并通过引进潜网集团推动发展20万亩稻虾轮作,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市坚持走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做足“土特产”文章,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全力构建“山上茶果香、林下菌药菜、湖库虾蟹鱼”的产业格局,有效促进脱贫地区农业增效,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全市共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749个,新增小额信贷3.77亿元,光伏帮扶电站收益8412.31万元,有效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增收;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工作,全市共认定帮扶产品1146个,产品供应商535个。

  同时,为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我市常态化开展“三类人员”就业信息摸排调度工作,将本地生态护林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位优先提供给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并持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已实现就业13.16万人。

  赣鄱大地沐“新晖”

  今年,我市始终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紧扣市委关于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战略路径,着力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聚力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示范创建和试点建设、全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力争串点成线、集群连片,形成一批乡村振兴“九江经验”。

  ——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九江样板”。坚持以文促旅、以文铸魂、以文兴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武宁县建设了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创作了一批精品非遗剧目、培育产生了多种业态,形成的乡村民宿度假带、特色农业观光带、运动康养休闲带,有效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德安县建成了“锹溪王氏家风馆”“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等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庐山市大力弘扬杏林文化,庐康中药谷依托中草药和绿色农产品种植推进中医康养产业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九江样板”。聚焦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武宁县、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修水县和18个乡镇、160个村,突出环庐山、环西海示范带,加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武宁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全省仅2个县;10个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分别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公示名单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打造善治乡村的“九江样板”。持续推进具有九江特色的“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了庐山市“围庐夜话”、修水县“板凳会”、柴桑区“民情遍访”等一批党建治理品牌,探索出了一批乡村基层自治模式,修水县“一约两书三比四动”、共青城市村民礼堂建设、瑞昌市丧葬礼俗等经验做法,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质效。

  奔流不息的长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润泽了广袤的赣北大地。勤劳的赣鄱儿女,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正在奋力谱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新篇章。


闵志远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江跃城 黄梦如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