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和我没关系,没想到会犯罪”,在读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被警察带走……

2024-03-13 21:27:36   
浏览量 29120


近年来,公安机关侦办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令人痛心的是,涉及“两卡”犯罪的人员中,学生群体占据了显著比例。

这些年轻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最终不慎踏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他们或许只是出于好意,帮人办理几张银行卡、电话卡,或是将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借给他人用于转账,每天轻松赚取一些“好处费”。然而,他们未曾意识到,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实则已经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大事”。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本期专题

我们将通过几个鲜活的案例

深入剖析学生群体如何因不慎

触碰法律红线而身陷囹圄


01

初中生出借手机卡

不慎沦为诈骗工具

近日,某校初中生张某为了一时的利益,轻率地将自己的手机卡租借给不法分子,用于拨打诈骗电话。结果,一名无辜群众因此被骗走20万元。目前,张某已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02

高中生群发短信

违法获利终受罚

日前,某校多名高中生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经查,高中生聂某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仍通过网络平台接取“群发短信赚取报酬”的兼职,并发展多名同学为下线,共计获利460元。这些短信最终被诈骗分子用作诈骗引流,导致16.3万元的损失。目前,公安机关已没收聂某等人的违法所得,并作出行政处罚,案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03

大学生架设“GOIP”

沦为诈骗帮凶遭刑拘

日前,大学生杨某为追求利益,明知是在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仍受陌生人邀约参与“兼职”。他先后在多地使用自己手机架设简易“GOIP”(手机口),为不法分子提供语音中转服务,从中获利770元。然而,诈骗分子通过杨某的手机实施诈骗,导致两名群众被骗走60余万元。目前,杨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深入调查中。

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是指个体在明知他人正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时,却仍然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关键技术支持,或是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辅助性帮助的行为。

那么,触犯帮信罪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呢?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构成帮信罪,将依法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处,并需支付罚金。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被宣告职业禁止或禁止令。若同时涉及其他犯罪,将依据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而对于那些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根据《网络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规,也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值得注意的是,若在行政处罚后的两年内再次实施任何帮信行为,将直接被视为“情节严重”,依法定罪处罚。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帮信罪的严重性,增强法律意识,坚决不触碰法律红线,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来源:全民防骗局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