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英雄形象的“自塑”路径与话语建构——评广播剧《禾下乘凉梦》

2024-03-29 16:15:17   
浏览量 28826

    一般意义上,科学英雄是指用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科学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精神的优秀代表,也是承载和展示深厚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广播剧《禾下乘凉梦》就是以科学英雄袁隆平院士创新创造创业故事为题材,实践新颖的创作理念,成功提炼并塑造了袁隆平这位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科学英雄形象,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科学精神、价值体系,为广播剧创造中国英雄形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发。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被媒体称作“中国的‘稻田守望者’世界的‘科学英雄’。

  他给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的杰出贡献,为世人所赞叹,也早已成为多元媒体传播现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顶流资源。袁隆平是德安的,更是中国的,如何将这样一位充满中国智慧的科学家传播到世界,让人类由他而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这是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中共德安市委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研究院、慈文传媒、湖南广播电视台、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等主创部门,对广播剧《禾下乘凉梦》的创作定位。由此,要求主创团队必须在题材选定及传播思路上,要有所突破,在继承已有同类题材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探索新路,追求新意。主创团队选择了一条十分清晰的叙事策略,采用“自塑”路径,既从袁隆平亲身经历讲述中,深入挖掘开启科学英雄的文化资源,着力探索广播剧在传播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多种可能性。

  对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袁隆平,人们是“米香弥漫常忆公”。怎样“常忆公”,怕是世人不太注意的,稻米只是实物,袁隆平就是科学家。所以,袁隆平对大多数来说,就是中国农业发明家的一个“概念”,人们常常会觉得与他并不在一个交识面上。可见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面临的挑战不仅要全面刻画这位科学家的品格和精神,更需要让人们知道这位科学英雄是如何诞生、怎样成长、又何以出自中国走向世界的!这位可亲、可信、可敬的老人有着怎样的人生,他的成就对世界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等等,该剧试图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我们理解,“自塑”是一种创作视角,更是一种创作立场和姿态。相对于“他塑”而言,“自塑”强调自我情感、动机、行为、目的,从而构成精神主体性特征。

  它不同于一般的内心独白,而是灌注着审美理想和文化价值。长期以来,中国英雄如何走向世界舞台,往往需要国际社会(主要是不同文明形态)的观察评判,“他塑”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整体认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形象已成为国家战略。《禾下乘凉梦》主创团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中,用声音的文艺形式带着家乡的大英雄袁隆平在电波T台中,为中国占位。英雄“自塑”,并非是一件易事。团队的顶层设计是独特的,那就是要成功“自塑”袁隆平的两个梦想——一个是让中国“端牢了自己的饭碗”“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通过梦想实现,既能触达真实的“我”(生活中的袁隆平),又能让听众“听见”“真实的我”(艺术作品中的袁隆平),尤其是主人公的精神品格内涵,在英雄形象“自塑”过程中实现具象化、中国化,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当代感。广播剧“说”“听”戏剧艺术优势,让主人公形象既“说”又“演”,在具体情景中还原“英雄”的内心世界,这种真实发声构成了袁隆平人物“自塑”的心理空间。从作品四集情节结构来看,“发现”问题,“磨难”自信,“突破”成果,“圆梦”理想,始终都在回答一个问题——袁隆平是怎样从普通人成长为科学英雄的。

  这科研四部曲就是他一生的生命写照,朴素的哲学意味丰富了人物的精神内涵,广播剧多侧面的独到讲述,与社会多元传媒的广泛宣传形成传播合力,彰显中国(科学)文化精神内涵。这是主创团队对袁隆平这一中国科学“品牌”再构建的真实目的。值得关注的是,该剧是写科学家,突出他的行业独特性,是丰富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对此,《禾下乘凉梦》尝试走出清晰独特的诉求路径:中国科学英雄形象“自塑”知识路径。这是全剧亮点。如果把全剧内容串连起来,不难发现,这就是一部杂交水稻科普知识教课书,第一集“发现”有问题、有追问;第二集“磨难”有实践、有挫折、有独见坚持;第三集“突破”有数据、有推论、有理论,更有结论;第四集“圆梦”有提升、有超越、有方案、有推广,这系列结构“自塑”得出的原创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证性结论,真实、全面,让人信服,袁隆平严谨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斐然,这应该是贡献给世界人民对杂交水稻成果认知上的稀缺资源。

  这种稀缺性,提供或满足了普通人的好奇心,以及对袁隆平杂交水稻“三系”、“二系”、“超级稻”这些现代农业知识的认识,这些知识的稀缺性对塑造袁隆平科学英雄形象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强化了对袁隆平探索高精科技专业水平英雄行为的认知;强化了国际上对中国科学文化知识原创性、全面性、系统性的认知;强化并提升了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社会学术交流研讨互动自信心的认知。究其实,“自塑”的知识路径应该直通的是思想路径,与袁隆平杂交水稻探究问题的每个实验现场紧密结合,为人物形象成长打牢了文化根基。直到马尼拉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交流大会上,这位具有中国思想文化背景的科学家站立在世界舞台中央,直言心声,向世界展示他的“粮”心,世界从他研发、贡献给世界人民的杂交水稻技术的常识层面,开始理性关注这一稀缺性资源背后的价值——中国科学家攻克世界难题的专业水平高;吸收世界先进科研成果融通性强;中国科研原发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强;通过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交流互动中的自信风采,以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态面相,加深认知中国文化传统、科学理念及价值体系。

  同时,故事情节的曲折、表现形式的生动传神,让听众“听”懂解读出袁隆平的稻种发明的实践成就、科学价值、尊重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袁隆平创新创造创业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最直接塑造了科学家冒险、奉献、敬业、牺牲的英雄行为,全面了解了科学研究虽没炮火硝烟,也同样需要付出生命精力。为获得不同地域人们的共情,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创新点,那就是让“杂交水稻”品牌说话,从对杂交水稻产品特有的品质(身高、颗粒、色味)、到产品内涵所承载的养育生命需求、忘我艰难育程、渴望收获突破、穿越历史变革,始终不放弃以民生为本的社会理想,让人们从中消除不同文明社会现实中的文化壁垒——民以食为天,这亘古不变的真理面前,袁隆平作为天下人的“粮”心,无论他是站在中国大地,还是站在马尼拉国际水稻学术大会的舞台中央,迎着现场大屏幕光影、与会人热烈的掌声,袁隆平用沉厚流利的英语演讲,他都是以杂交水稻这项中国品牌——装满中国文化基因的中国产品,带给人们无限幸福的沉浸式体验,而袁隆平作为文化使者,深化了中国与世界的理解和文化交流。这一中国品牌的独有价值,让听众心中的袁隆平,活跃在水田舞台中的袁隆平,还有从知识路径到品牌路径再到思想路径艺术作品呈现中的袁隆平,三象合一,从“自塑”抵达形象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对科学英雄艺术形象内涵的独有而深刻的表达。

  袁隆平“自塑”的形象话语逻辑充满了中华文化理想、智慧和价值。全剧围绕袁隆平对杂交水稻发现、磨难、突破、圆梦重要过程的讲述,巧妙地将中国科学英雄的科学实践的创造力、生命力、感召力、价值取向的公信力及其成功之“道”融入到了他成长的独特话语空间。依托袁隆平的“自塑”话语,我们听到了袁隆平科研生命的创造力来自母亲,她用通俗的中西语言对一粒好种子的讲解,让少年的袁隆平打开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融汇的知识视野,做一粒好种子与做“一粒身体、精神、情感都健康的种子”的理想,形象地植入幼年的袁隆平心中,母亲又引领青少年的袁隆平主动在拜祭中国传统文化神农典祖中感受到了文化之根,这一切铸就了他的生命底色;从他亲历的战火苦难,百姓的贫弱疾苦,深深刺痛着他,决定大学农科专业自主选择,不畏身份普通平常,全神贯注投入多产稻种培育,看到他立志为民解困的现代“神农”的坚定理想;从他熟练阅读西方遗传学书籍、对现代科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勇于质疑,从实践中验证,看到他不惧“离经叛道”永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他在大片稻田中发现“大个子”天然杂交稻,直至“野败”的反复实践求证,看到他在中国大地获得成果的艰辛和喜悦;从各地农民带着家乡人的特产和奖牌到田间给他颁奖,看到了他自觉对传统神农文化非断裂性继承和发扬的那份满足;从他将自己40年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方法无偿送给全国各地农技站培育、为相关国家无偿培训传授农科人员学种杂交水稻,看到中国科学家表现出的科学价值观、实践主体观、服务对象、根本目的,以及保卫国家粮食安全等清晰的中国思路、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和内生活力;从他由国内学术交流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看到他代表中国造福世界人民减少贫困的中国力量和民族自信与智慧;从他70岁开始超级稻攻关,看到他为国家拿出的“端牢自己饭碗”的中国方案;从他回到家乡,对长眠母亲深情思念、内心独白,看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情的爱﹍﹍袁隆平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科学实践和经验,“自塑”出了中国科学英雄形象文化主体性的特征和价值。袁隆平是科学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中国人。

  除了专业话语“自塑”形象,还有一条话语系统,那就是现实生活层面的“趣味”话语,这是“英雄”与普通人的共同“触点”,可以直通人心。袁隆平性情中的趣味性,赋予他良好的精神气质,可亲、可爱、可敬、又可信。如乐观、坚定、无私、百折不挠;聪明好学、有主见、幽默、多才多艺、喜怒形于色(丢苗时哭、做梦丰收时笑)、率真(游泳比赛、报考飞行员)、打稻场上拉提琴(大Bass);他爱会种水稻的老婆。他有趣是与智慧分不开的,如对“大个子”自言自语,辗转“南繁”车上育苗装胖、雨中找苗、震中救苗、政治运动时人祸中抢苗、出差往返途中识苗、扬弃外国学术权威、不计功名,与“贤内助”老婆间的育苗情爱对话,把水稻当儿子养育,却不知自己三个儿子分养在哪三家﹍﹍这些日常共通情境(家常里短),产生出戏里戏外的共情力,拉近了听众与他的距离,增加了对英雄的认同感。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在亲情、师友情、爱情等人类共通的情感中,在表现他等待爱情、科研受挫、锅碗瓢盆孩哭爱人关爱的普通人际遇和日常生活中,找到共情、共鸣、共振的传播“触点”,将严肃的话题与日常生活细节结合,增加了话语的轻盈视角,使真实人物形象从普通到伟大,从平民到英雄,散发出的是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习近平语)。《禾下乘凉梦》的话语建构有着巧妙的转换,那就是由袁隆平“主动讲述者”向形象“自塑”机制转换。袁隆平在剧中既是讲述者、科学英雄身份的塑造者、又是中国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广播剧话语将他放置在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汇点上刻画。

  全剧话语有着鲜明的特质。特质一,优化拓展话语内容,构建起英雄叙事体系,这主要是专业特点、实验要求、实践原则、科学内涵及意义。剧中对话,始终是围绕杂交水稻的“两个梦”进行,表现着人物的思想理想和价值追求,并紧扣着人类生存和安全,具有世界意义。特质二,揭示杂交水稻发明价值内涵,包含宣传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立场、中国特色,从中传递出中国人饭碗牢也是人类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剧中水田大地的空间意象,既是水稻之父的出发点(发现),也是落脚点(圆梦),使“两个梦”在现实生活中既得以实现又接地气。特质三,回应关切点,特别是对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尖锐问题,袁隆平的“超级稻”方案给予乐观而坚定的回答,展现出这位科学家胸怀天下的英雄气魄。特质四,情节演进追求和表现空间个性化。表现专业性强的情节多与具体场景大地空间相结合,如发现“大个子”找寻“野败”株等,话语解释的多却严谨朴实;表现实践性强的情节多与具体过程移动空间相结合,如辗转于云南、广东、海南等,话语幽默却简明干脆;表现磨难失败、内心活动多的情节多与具体回忆场景文化精神空间相结合,话语在追叙空间散发着浓郁的诗化特点,在剧中发挥出展示最有生活气息和生命意识的艺术审美功能。

  如找苗种时田地间布谷鸟叫、乌鸦声出现的野外荒寞、拉小提琴声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表达、海涛声暗示着人到天涯海角时的无奈与开阔、夜里腊肉滴油声折射出科研人的艰苦生活、交通工具起停声、孩子哭声大人匆忙上田的车铃声,都表现科学家的普通人生活和忘我研究的工作节奏,农田里家乡中的乡亲农友的问询感谢声,饱含着人民对科学英雄无限的敬爱、国际会场上的演讲声代表着中国国家形象, 特别是全剧首尾妈妈的声音,前后呼应,有说有答,情真意切,为听众营造了象征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一片深情的诗性倾诉空间。同时,剧情转场的铺垫语,也满怀诗性,余音袅袅,吸引听众保留想象空间的连续性,增强了全剧艺术的审美气韵。而全剧主要人物的方言演播,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敬重,强化科学英雄的文化身份,尽管需要听众极其专注地投入、辨识话语特征的意思。《禾下乘凉梦》的探索有艺术层面的实践,也有理念上的创意。期待广播剧在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文化内涵中,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

(来源:新华网)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