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酒驾违法,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然而和酒驾一样危险,且隐蔽性更高的“药驾”,相信大部分人知之甚少。
“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一些药物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心悸、反应迟钝、视物模糊、色觉异常等情况,这些都可能降低驾驶的安全性,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本期专题,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专家就来告诉您,具体有哪些药物会导致药驾的发生。
01.抗组胺类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等,多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会产生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为了安全,不应在车辆驾驶期间使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不过,还是建议该类药物晚间服用,白天服用8~12小时内不要开车。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有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这一类药的中枢系统的不良反应小于第二代,但价格较高。如果开车,建议选用非索非那定,几乎没有嗜睡反应,不影响开车。
02.抗焦虑抑郁类药
如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丙咪嗪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视野不清、肌肉震颤、反应迟钝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随着大家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抗抑郁药的使用人群会越来越大,而且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很多是开车的青壮年,所以这也是需要关注的 “药驾”药。
03.镇静催眠药
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该类药物也常用于抗焦虑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小剂量即可产生困倦、嗜睡和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中等剂量的镇静催眠药可引起近似于生理性的睡眠状态。服用该类药物期间需要避免驾车与操作机器,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
04.解热镇痛药
这类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该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等反应。
05.降压药
如可乐定、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可能会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再则,在服用降压药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06.降糖药
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低血糖,也会影响驾车安全。因此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各类降糖药物都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药物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07.抗生素
长期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服药人会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出现平衡感失调等不良反应,驾车时慎用。
08.含酒精药品
某些药物含有酒精成分,使人“被酒驾”。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藿香正气水。除此之外,还有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十滴水、感冒止咳糖浆等。有些人喜欢饮用药酒,也会引起药驾或酒驾的危险。
温馨提示
本文中出现的药品图片仅作科普展示用,如病情需要,请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药。
怎样预防药驾的发生?
1.就医、开药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医生,尽可能不使用影响驾驶的药物;
2.严格遵守药物的服用方法,需整片服用的药勿分割或嚼碎服用,谨遵医嘱;
3.不可超量服药和重复用药;
4.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用量、禁忌证、副作用、注意事项等;
5.一般来说,服药后至少需要6-8个小时后才能驾车;
6.驾驶时要留意自身状态,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车休息。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