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革发展绘就鲜明的法治底色——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综述

2024-08-01 11:32:15   九江日报
浏览量 30707

为改革发展绘就鲜明的法治底色 

——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综述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作出明确部署。7月18日,全市立法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全市立法工作,为推动九江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路径。

  自2015年11月获准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地方性法规13部,涉及城乡建设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一个个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盼的法规相继出台,这为九江改革发展绘就了鲜明的法治底色。“法者,天下之公器”,作为九江立法工作的主导部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践行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共识,着力推进法治九江建设,不断推动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高。

立“惠民生”的有情之法

  7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教育局举行“依法依规招生 公平公正入学”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发布的“9月九江小学九龙山校区将开学,与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实行‘一校两部’模式”消息一经发出,得到了市民的一致点赞。“看了公告以后非常高兴,我们小区在九江小学九龙山校区的学区内,孩子上学、家长接送都很方便。”

  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关乎“办人民满意教育”,事关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为缓解住宅小区适龄学生就近入学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给、提高教育质量,九江小学九龙山校区项目于去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从校舍新建,到落地招生,再到群众点赞,这也是《九江市城市居住区配套设施管理条例》实施后所出现的新气象,更是立法为民的生动体现。

  人民需要什么法,就立什么法。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立法为民”作为立法的主旋律,把“问需于民”作为立法的根本遵循,先后制定出台了《九江市物业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居住区配套设施管理条例》等一批回应群众期盼的有情之法。其中,《九江市城市居住区配套设施管理条例》对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范,特别是从老百姓关注度较高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入,着重对教育、养老、托育、公共文化、社区卫生服务、停车场的配套设施建设作出了专门规定,其中明确“教育配套设施应当结合学龄人口的分布状况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设置”,使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更加于法有据,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立“护生态”的特色之法

  九江拥有全省全部152公里长江岸线、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面和湖岸线、世界名山庐山等,既是生态资源的富集地,也是生态环境的敏感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九江实际,选准城市湖泊、饮用水源、水利工程、松材线虫病防治等小切口,制定了科学管用的法规,以法律红线来保障绿色发展底线,也让地方性法规更具九江味道、九江特色——

  《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将甘棠湖、南门湖、八里湖等纳入立法保护,以“三线管理”措施呵护城市水环境,让城市湖泊成为百姓门前的风景。

  《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提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推动完成全部16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九江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明确生态流量泄放、日常巡护管理等要求,在法治轨道上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益。

  《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以立法手段加强庐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疫源防控,推动庐山核心景区疫情大幅压缩,防控形势明显好转,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获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

  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的有力护航,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生动的立法实践,不断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广泛听取民意,不断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确保制定出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良法”。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结合《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综合运用组织重点调研、听取专项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检验立法成效,以法规刚性实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立“优治理”的管用之法

  法者,治之端也。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立法工作,按照务实管用、急用先行的原则,在具体内容、核心制度、关键条款的设计上下足“绣花功夫”,促进城市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2019年10月,《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施行,对历史建筑的确定标准和程序、保护措施、资金保障、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明确,解决了历史建筑是什么、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为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守护城市历史文脉提供坚实的立法保障。自条例实施以来,推动723座历史建筑全部挂牌,中心城区4片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更新保护,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浔阳楼等5处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我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去年5月,我市成功跻身全国第三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流域防洪能力,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地方性法规立法程序的要求,正积极推进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目前,已完成《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正在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以期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

  回首九江立法工作的实践历程,市人大常委会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无比清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市立法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增强做好立法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张汉卿 九江日报记者 黄梦如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