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人物丨耄耋老人金之昌: 把体育事业当成一生挚爱

2024-09-14 08:22:26   浔阳晚报
浏览量 31949

image.png

金之昌漫画像



他热爱体育,躬耕不辍育桃李;他退而不休,潜心调研著文章。他就是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九江市第六中学退休体育高级教师、原九江市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金之昌。

40年专注体育教学

只为心中那份热爱

金之昌与外国友人合影


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90岁高龄。回忆起自己倾注体育事业的一生,金老的眼里顿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出生于1935年的金之昌,从小热爱体育。1953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了九江师范学校。他在学校参加的省市体育项目比赛中,创下的铅球、铁饼、标枪三项运动纪录,在22年之后才被打破。1956年,他成为全校唯一一个被分配到九江市同文中学的毕业生。

1971年市里组建第六中学,金之昌从二中调到六中担任体育老师。刚建立的六中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学校体育运动场只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

穷则思变,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金之昌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就地取材,平整出1个标准的田径场,修建了1条300米跑道;他带领运动员到几十里外的鄱阳湖边运回细沙,建成1个标准的跳远沙坑;他和学生一起拉着笨重的马车运来水泥,铺筑了3个水泥篮球场和2个排球场。

为了解决训练器材问题,金之昌更是付出了血的代价。他在协助电焊工进行电焊篮球架时,几次被“电孤”光击伤双眼;他在工厂废铁堆中收捡钢筋制作跨拦架时,鞋底和脚掌被锋利的钢材刺穿,鲜血湿透了球鞋;他利用周末,一人骑着自行车到百里之外的水泥厂要回8个沉重的钢球,作为铅球使用;他利用假期,乘火车到省体工队收捡运动员使用过的旧器材。几乎凭着一己之力,自制了数千件运动器材,满足了当时全校1700多名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六中勤俭办体育的事迹,得到江西省体委的充分肯定。全省大、中、小学校纷纷到六中参观学习,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体委授予九江市六中勤俭办体育先进单位。

除了上好体育课,金之昌在体育教学教研方面力求突破创新。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体质、智能程序、身体练习、社会心理负荷等多种课型。他还推出了身体练习教法课、电声教法课、体育教学心理评估法等十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并向全国省市学校推广,成功走出了一条综合化、整体化、最优化的体育教学创新之路。

这些创新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展示形式,无不浸透了金之昌的汗水与智慧。在他的学生中,有的参加了亚运会集训队,有的在体育运动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名次,还有不少学生考入北京体院、上海体院等体育名校。

想家长之所想,思学生之所需,虑国家之所求,这就是金之昌的使命与追求。他原本只是个极为普通的体育老师,但当关爱和责任在内心深处流淌而贯通整条生命线时,他就成为了一位坚强的战士,四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他热爱的教育园地,坚守着他热爱的体育教学一线。

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金之昌成就了自己的体育人生。1992年金之昌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993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1995年,金之昌从高级体育教师的岗位上光荣退休,结束了平凡而辉煌的体育教学生涯。

30年退而不休

继续追梦体育人生


image.png


人们常说:退是夕阳人生的起点,休是善待生命的开端。从金之昌退休后所担任的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编委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会会员、江西省体育心理研究委员会成员、九江市体育科学学会常务副事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就可以看出他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选择了继续奋斗。

“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多大的舞台,我会一直守好育人初心,做一个退而不休、甘心付出、奋力前行的体育追梦人。”金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离开了体育教学岗位,金之昌把目光转向了老年人的体育健康。他订购了《老人天地》《中国健康报》等十多种杂志报刊,了解最前沿的体育健康养生动态。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对市直21所中小学校和42名离退休教职工,设立了11个项目进行调查。他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4000多字的《对九江市教委市直老龄工作现状的研究》调查报告,作为提案呈交市人大代表会。

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金之昌倾注了满腔热情;对关爱青少年的成长,同样付出了无尽心血。他利用自己丰富的体育教学和理论实践经验,不辞辛苦到全市各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对学校的校长、体育教师和学生近500人进行了一对一访问,然后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为九江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2001年,金之昌应邀出席了在海南召开的首届世界养生科学学术研讨会。他交流的论文《老年爱美善长寿》荣获了大会优秀论文,入选《首届世界养生科学大会优秀论文集》。2005年,他向中央教育科研所、国务院、教育部申报的《全脑型体育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大学生野外生存》子课题的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和三等奖。这是九江体育界首次接受国家级课题研究,助力九江的体育科研走上了新台阶。他先后撰写了《组建中学俱乐部的研究与实践》《老年体育科学概论》等50多万字共计60多篇科研论文,并在国际国内学术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金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他用40年的教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体育人才;他用30年的余热,继续追逐人生梦想。正是金老的这份坚守与奉献,使他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而灿烂,让他的故事变得更加感人而精彩。

(九江日报记者 江慧/文 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