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手里这瓶白色粉末和透明液体分别是小苏打和白醋,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可以找得到。今天我们就用小苏打和白醋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10月23日16时10分,九江八里湖双峰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科学老师肖婷在实验室里利用小苏打和白醋,教同学们认识和了解二氧化碳。
利用漏斗和小勺,将小苏打装进一个小气球里,再将气球倒扣在一个装了白醋的瓶子里。当小苏打缓缓落进瓶子里,与白醋充分接触后,同学们看见了神奇的一刻:气球慢慢变大了。
有同学用耳朵贴着瓶子在听:“有溪水流动的窸窸声!”
有同学用手扶着瓶子在感叹:“瓶子好冰好凉啊!”
有同学用眼睛在观察:“瓶壁上挂了好多好多小气泡!”“为什么瓶子里还有很多白色的小苏打?”
随着同学们面前的气球越来越大,教室里也越发热闹起来,大家热烈地讨论着看到的、感受到的变化。肖婷则在一旁开始解释:“同学们,我们既没有给气球吹气,也没有用打气筒,气球是怎么鼓起来的呢?这是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
面对同学们的疑问,肖婷一一解答。“有声音其实是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小气泡在摩擦,这样我们就听到了窸窸声。”“因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我们会感受到很冰。”“那些小气泡就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溶解在白醋里形成的。”“瓶子里之所以还有小苏打,是因为白醋反应完了,但是小苏打还有很多。”
这样的科学课让同学们饶有兴致。二(1)班的胡艺墨说“没想到厨房里两件常见的物品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他觉得很有趣。
“没想到小苏打可以去油污,和白醋一起还可以‘吹’气球,科学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二(4)班的黄子沫说。
今年以来,为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九江市双峰小学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构建“5+3+2”科普活动体系,推动科学教育扎实落地,实现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让科学教育成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其实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我们开设科学课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认识身边的科学,观察身边的科学,让他们知道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而就在我们身边的细微之处。”肖婷告诉记者,自己在备课时,有意挑选孩子们感兴趣的角度,让大家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吴雪倩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