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九江市第二届老年艺术节上,让大家看到了“夕阳红”的无限精彩。“老有所乐,心态好,人不老”更是每位参与者的真实写照。在幕后,记者捕捉到了一幕幕精彩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岁月赋予的智慧和坚韧。而他们的人生,正如同这场艺术节一样,越老越有戏。
“夫妻档”共谱艺术的旋律
在绚烂的艺术节舞台上,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徐徐展开,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携手步入晚年的夫妻们。在这里,他们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更以艺术之名,续写着彼此生命中最美的篇章。
左宝珍与江会能这对夫妇,在艺术节的聚光灯下,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诠释着“老有所为”的真谛。“艺术节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让我们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左宝珍笑着说道,“在这里,我们不仅充实了退休生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意识到,即使到了一定年纪,依然可以保持好奇心,不断尝试新鲜事物。”
同样,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70岁的吴旺华和邓媛这对恩爱伴侣,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吴旺华稳健的身影在太极中流转,每一招一式都透露出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不迫;而邓媛的歌喉,如山涧细流般清澈动人,让人心旷神怡。“年轻时为了家庭忙碌,让我们错失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吴旺华回忆起往昔,语气里带着一丝惋惜,“但现在,我们可以尽情地追逐曾经的梦想,这种感觉无价。”
而对于邓媛来说,能够在艺术节与老伴一起参与,无疑是最幸福的状态。“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精彩。”
叶玉霞与剪纸的创新演绎
在艺术节上,身着剪纸服饰的舞者宛如行走的艺术珍品,他们或肩扛以剪纸为饰的花轿,步履间透露出轻盈而坚定的力量;或手持精致的剪纸扇子,或头戴繁复的剪纸头饰,每一次舞动都是对传统美学的极致诠释。这是由叶玉霞编排的非遗节目“瑞昌剪纸”带来的视觉冲击。
“剪纸不再是静止的艺术品,而是成为了舞台上跃动的生命。”在叶玉霞的创意下,整个节目不仅将静态的剪纸转化为动态的表演元素,更在服装和花轿、扇子、头饰等道具中融入剪纸的独特魅力。
为了使剪纸艺术在节目中更加生动鲜活,叶玉霞及其团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最初的概念构想到最终的成品呈现,每一件服装、每一处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服装上的剪纸图案既保留了传统纹样的吉祥寓意,又融入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元素。
除了服装设计上的巧思,表演中的舞蹈动作也是精心编排的结果。演员们深刻理解剪纸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肢体语言传达出那份源自内心的敬意与自豪。
更难得的是,参与演出的队伍成员平均年龄高达62岁,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传承文化的执着。正如叶玉霞所说:“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对非遗文化最深情的告白。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艺术永远不会过时,它可以在任何时代发光发热。”
“隐形守护者”王宝银
在灯光的背后,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王宝银。作为资深的志愿者,68岁的王宝银在艺术节期间承担起了多重职责。当艺术节开幕式结束,王宝银却开始了另一番忙碌。他穿梭于空荡荡的广场上,仔细收集散落各处的志愿者服装,对王宝银而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任务执行,而是他对艺术节深深的情感投射。
而当艺术节如火如荼进行时,王宝银更是化身为一名耐心细致的服务员,为每一位寻求帮助的观众提供最贴心的指导。无论是查询演出详情,还是寻找特定地点,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底蕴,给予准确无误的答案,那份平和的态度与专业素养,仿佛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到场之人的心田。
从最初的筹划到最终的谢幕,王宝银与其志愿团队的身影始终贯穿全程,他们是那个永远最早出现也最晚离去的存在。无论是调试音响设备至深夜,还是精心调整每一束灯光的角度,抑或是在活动结束后一丝不苟地清理现场,他们都将每一项工作视作一件艺术品来雕琢,追求的是极致的完美。在他们眼中,没有小事,每一步都关乎艺术节的成功与失败。
“虽然我没有站上耀眼的舞台,但我相信,每一份微小的贡献都会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动艺术节走向成功。通过每一次奉献和服务,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就感。”这句话,不仅是王宝银个人心声的真实写照,更是所有和他一样志愿者的精神寄托。
正是有了像王宝银这样的“隐形守护者”,艺术节才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九江日报记者 金璐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钟千惠
审核:吴雪倩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