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九江丨“加官”戏在彭泽

2024-11-01 10:11:33   浔阳晚报
浏览量 30242

“加官”戏在彭泽

□ 洪应龙

  “加官”戏又叫跳“加官”,清朝乾嘉年间随青阳腔传入彭泽县,成为彭泽高腔班的传统节目。

  “加官”戏不算正戏,一般正戏开场前由跳“加官”的演员表演跳“加官”,人称“饶头戏”,因是一人表演,不用换场景,也称“围子戏”。一百多年来,彭泽各乡镇高腔班正戏开场前跳“加官”约定成俗,少有更改。

  “加官”戏要追溯到唐代。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处理朝政之余,喜欢到梨园看伶人表演。去的次数多了,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便投其所好,把陪圣上看戏当作第一要务。丞相魏征颇有微词。一天,唐太宗心血来潮,上台学伶官表演,蓦然发现“老冤家”魏征在台下,慌忙抓起红色面具戴上。魏征看在眼里,也随手拿了一副白色面具上台,规劝唐太宗:玩物有度,不可荒废朝政。太宗欣然接受,君臣在台上同演了一出“出将入相”。赢得一片掌声。

  魏征是清廉刚直的化身,天下梨园行纷纷模仿魏征的表演,这出戴面具的独角戏渐渐传到民间,名门大户,达官显贵每有喜庆则请演员来府上表演,表演者多投其所好,手中展开条幅,上书“加官进爵”“连升三级”,人称此表演为跳“加官”。

  彭泽县“加官”戏最早出现在黄岭乡黄花畈新屋汪高腔班。黄岭乡黄花畈数平方公里,人烟辐辏,汪姓始祖仁仲公于大明永乐年间自安徽歙县迁此定居,传有九房,600余年聚族而居,不杂他姓。汪家奉行耕读传家的祖训,今天,其九房祖堂仍可看到“赏心何在,听鸟语催耕,绿野有烟皆稼穑;乐事匪他,观鸡窗课读,青灯无夜不诗书”的老楹联。汪家历代名人辈出,道光癸巳科(1833年)状元汪鸣相就出自该姓大房新屋汪。汪家重文轻贾,禁子弟入梨园行,但推崇青阳腔(高腔),旧时认为黄梅戏有伤风化,唱黄梅戏都在远离村庄的野外搭台,唯高腔可以进村,还可进祖堂唱。县志载:“清乾隆后,境内赣北高腔盛行,今太平关、定山、黄岭、黄花等乡民间艺人自成剧团,农闲走村串户演出,整本戏有《三国》《岳传》《郭子仪上寿》《目连救母》等,文辞典雅,和声高亢,不用琴弦伴奏。”黄花畈汪家新屋汪高腔班就是那时成立的。起初“加官戏”动作不规范,没有固定演员,也不是每场戏必演跳“加官”。道光十三年(1833)新屋汪本村学子汪鸣相高中状元,村中高腔班在黄板桥搭戏台唱《大登殿》《桃园结义》《古城会》庆祝,正戏开场前,演武生的仲甫公一手执朝笏,一手执“加官进爵”的条幅,使出浑身解数跳了一出“加官”,引来全场喝彩。当时看戏的有本县县令湖南巴陵人郭反筠和全县乡绅。汪家班“加官”戏一跳成名。从此县内各戏班演出前必跳“加官”,而且出现了专门演员,后来,名演员开门授徒,形成派系,一代代传承。一些大户官绅家堂会也增加了跳“加官”的内容,有的专请跳“加官”。

  清朝末年,新屋汪高腔班并为七甲咀高腔班,仍称汪家班。生旦,跳“加官”的演员汪喜林是汪家班跳“加官”第七代传人。他介绍:民国初年是彭泽高腔的鼎盛时期,著名的高腔班有定山、太平关、黄岭、黄花、马当等,都有固定的跳“加官”的演员,他们除了在全县十几个乡镇1000多个村庄巡回演出,还友情出演到波阳、湖口及安徽宿松、望江、东至。累计每年跳“加官”700余场。抗战时国土沦陷,各地高腔班相继解散。解放后仅上乡太平关和黄花畈七甲咀两地高腔班得以恢复。上个世纪50年代到文革前夕,他和上乡班演员每年均跳“加官”80余场,那时,黄花畈七甲咀高腔班经常到都昌乡下和与彭泽交界的湖口流泗、大垅及安徽望江、东至等地演出,戏班到哪,他就把加“加官”跳到哪。他说,“加官”戏有傩的因素,东至县有些村庄发生流行病或牲畜发瘟疫,都要请他去跳“加官”。

  由于老一辈演员年龄普遍偏大,有的去世,演员青黄不接,1990年彭泽最后一个高腔班—汪家班解散。戏班解散了,但汪喜林依然坚持跳“加官”,多次参加全县文艺汇演,1991年和2001年均获个人表演优秀奖。跳“加官”也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彭泽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汪喜林已耄耋之年,正传艺给村里年轻人及他的继承人小儿子。

  说到跳“加官”,汪老介绍:跳“加官”不同于一般戏剧表演,自始至终只有舞蹈没有说唱。表演者戴官帽、着锦袍、戴白色面具,手执朝笏,或一手拿判官笔,一手展开写好的“天官赐福”的条幅,踩着鼓点侧身退到前台,然后舞之蹈之。

  汪老说:表演者上下场都要以袖遮面,以此表示对先贤的敬畏。 跳“加官”対表演者要求严格,“加官”戏有特殊的台步,譬如侧身后退上场,臂如表演中常单脚支撑身体后退。动作与锣鼓配合要严丝合缝,不能有分毫差池。不是所有生、老旦都可跳“加官”,表演者多为武生。因是纯动作戏,首先要谙熟套路,其次要手脚灵活、动作娴熟。是行家,是生手,一跳便知,其艺术效果有星渊之别。他说:“加官”的舞蹈表演,按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祈福内容。不外乎“魁星点斗”“加官进爵”“五子登科”“福如东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唱堂会,是官员升迁,表演者手中展开的条幅必是“连升三级”;是禳灾除秽,条幅上则写”人口清吉”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庆生,必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其余多写“天官赐福”。跳“加官”有固定的形式。表演者积累了一套娴熟的舞蹈动作,既有规矩约束又灵活自由,严肃中不失诙谐,动作`繁复紧张,表演者要漫不经心,游刃有余。

  “加官”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十分广泛。全国许多剧种都有“加官”戏。被誉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南都繁会景物卷》中描绘伶人“穿蟒袍,戴官帽,手持展开的条幅”,就是跳“加官”。《儒林外史》第十回:“鲁翰林怜才择婿,遽公孙富室招亲”中也有记载:“须臾送定了戏,乐声止了,遽公孙下来告过丈人同二位表叔的戏,又和两个山人平行了礼。戏子上来参了堂,磕头下去,打动锣鼓,跳了一出“加官”,演了一出《张仙送子》,一出《封赠》。

  我县“加官”戏自清朝乾嘉年间(约1755—1765)随青阳腔传到彭泽,始落地生根。当时高腔戏风靡全县,开始坐在板凳上唱,后来太平关、黄岭、定山、马当、黄花等地成立了高腔班,大都有戏袍戏帽,“加官”面具,设备齐全。其中黄花高腔班成立较晚。《黄花镇志》载:清朝末年,黄花一带主要从彭泽上乡〈定山)传来戏种,尤以中门李村李苏贤为首,与七甲咀、陶家榜、泉山阳当浒合作,组成了五六十人的戏班,制备几大箱戏子衣、帽、“加官”面具。传至民国,著名演员有李姣礼、李术保、朱新福、阳祥光等。戏剧(剧目)有《古城会》《桃园结义》《林冲送剑》《磨盘会》等。演出范围上至杨梓,下到马当。及外省宿松、东至。“加官”戏随戏班流动演出流传到全县十几个乡镇1000多个自然村,定山、太平关戏班外演到毗邻的湖口、都昌,黄岭黄花戏班友情出演到波阳及安徽东至、宿松、望江。民国初年,“加官”戏每年在境内及周边演出几百场。“加官”戏成了全县及周边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解放初期,黄花畈汪家班仍把“加官”戏演到了湖口与彭泽接壤的流泗、大垅及安徽宿松套口、望江和东至的东流镇`。那时,村里孩子是看“加官戏”长大的,没准自己满月就请戏班唱过“加官”戏,那时,方湖滩上的放牛娃都能模仿演员跳“加官”。

  “加官”戏为什么能在彭泽广泛流传并不断向周边辐射?除了剧种本身受欢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江南古邑彭泽,汉高祖3年(公元前201年)建县,以彭蠡泽(鄱阳湖)在西而得名。县境位于江西北陲,长江之滨,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东北与安徽交界,南与波阳都昌接壤,西与湖口毗连。其状元故里汪家班所在黄岭乡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东邻东升和上十岭,南邻黄乐林场,西邻芙蓉墩镇,北与黄花比邻。乡政府旁边就是浩州古城遗址和彭泽旧县遗址,今称旧县街。唐代名臣狄仁杰曾在此任县令。遗址上仍有大圣塔、狄公祠、仙人桥、纵囚墩等千年遗存。著名的徽饶古道从境内穿过,该乡分南北两畈,即长乐畈和黄花畈,黄花畈称北畈,呈长方形,东南至西北走向,面积5平方公里。有良田5000余亩,两条乡河在西端交汇注入方湖。沿畈分布20多个自然村,由金黄村和繁荣村管辖。这就是历史上“十户人家九读书”的黄花畈汪家。600余年聚族而居,有人烟900户,人口5000余。其金黄村老屋湾是我国文化名人汪辟疆(国垣)的出生地,现当代著名作家方方的故乡,是名传遐迩的才子村。无论高腔戏还是“加官”戏,雅中有俗,读书人和老百姓都喜欢。

  由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彭泽“加官”戏才流传广泛,历久不衰。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