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 | (散文苑)吴障岭古驿道行记

2024-11-03 09:06:18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052




吴障岭古驿道行记

■ 罗龙炎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行走吴障岭古驿道了。每次的见闻,大都因为疏懒而丢失到脑后荒原。2022年的5月,我又随号称“七老五百岁”的几位好友同行这条古驿道,过吴障岭,我居然有了拾遗的冲动,于是便提笔把它们留记下来。

吴障岭古驿道蜿蜒于庐山东北的山坳间,是古代连通星子(现庐山市)和九江的“官道”。现代公路开通之前,星子、海会、高垄、周岭、姑塘方向来的行旅,想走旱路去九江,都要走吴障岭古驿道。

吴障岭古驿道的起点是积余桥。积余桥是桥名,也是地名。就桥而言,积余桥是此地一座著名的古石拱桥,至今品相完好,仍在使用当中。不过,桥面已经铺上水泥,变成了汽车道。要看古桥,须下到桥下,才能见到石拱。

行人要走吴障岭古驿道,都得先到积余桥。当年,骑马的官差、坐轿的贵人、挑担的行商、来来往往的乡民,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行旅往来带来了积余桥的繁荣,积余桥街便应运而生。那时,店连铺邻,槽坊、饭铺、商店、旅舍、茶肆……做什么生意的都有,这便使积余桥成为一处繁华热闹的村镇。

直到日军侵华时期,九江到星子通了公路,积余桥的繁华才逐渐衰退。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崛起,吴障岭古驿道很快被废弃,积余桥亦随之繁华尽褪,被时代冷落在古道边。前些年,我们户外行走时,还见过积余街几处旧房子的破败身影。这几年,新农村建设兴起,农村房舍面貌大为改观。现在,连积余老街远去的背影也几乎见不到了。

唯一例外的是,有一家老商店至今还在那里开着。

据店主说,这店开得很早,店龄大约百年。土改时,原店主划为地主,店便归了集体供销社。改革开放后,这家店可以个人承包。老板姓琚,本村老屋琚人。他接手这个店,也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每年交给村里千把块钱的租金。

商店为土木结构的二层民房,夹在一排民房之间显得很普通。乍一看并不显眼,并无时下商店炫目的广告或招牌。楼板木质,漆色斑驳,楼上供储杂物,楼下开店铺。店铺为一个大间,大约五十平方米。三面都是木质货架,带玻璃的柜台横在中间,都摆满了货物。乡民所需的各种日用杂货、农具、炊具、五金、食品、饮料、纽扣发卡、针头线脑,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还有一把大算盘就摆在柜台上。看似杂乱无章,没有时下超市的光鲜,完全是20世纪供销社模式的老面孔。置身其间,真有点恍若隔世之感。

光顾商店的顾客并不多,倒是常有左邻右舍的老人或闲人来这里聊天,故而聚集了不少人气。所以,这里自然而然成了乡村新闻的一个自发聚散地。

每次我们路过这里,都会进店瞧瞧,拍照摄像,感叹唏嘘一番。同行的一个同伴看到柜台上的算盘,像邂逅久别的老朋友,立马亲切地凑过去,情不自禁地拨弄起来,打了一通“六百六十六”。

我问店主现在店里生意怎么样?他说不行,尤其是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上网购物,生意更清淡,来店的都是那些念旧的宿客或那些不会弄手机、不会网购的老人。

从文旅的角度来讲,积余老店也许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怀旧之地。故而,我们每次进店都会夸赞它的“历史原貌”,并怂恿店主“保持原貌”。但仔细想来,倘若店里的生意长期这样惨淡,这个百年老店就很难继续开下去。有时也禁不住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使它的“历史原貌”得以保存。

过了积余桥,向前走约半公里,就到了吴障岭山脚。山脚有一个村庄,叫九房陈。一棵高大的古银杏耸立在庄边,枝叶参天,蔚为壮观。树下立有一块碑,记载了它的历史与合族定下的保护规矩,是典型的乡规民约。我们在那里合影,然后从它的下侧,跨过小溪,穿过一段茅草丛,开始走古驿道登山。

吴障岭古驿道夹在塔尖山和鹰嘴崖两山之间,为石铺曲径,全长约3公里,南坡上,越岭,北坡下。此地形势十分险要。据传,春秋战国时,该岭为吴楚界山。岭南吴国视之为屏障,故名吴障岭。清康熙年间《庐山志》载:“吴障者,吴所保障也。”因岭峻隘险,林深水长,被称为吴楚雄关。岭东小山为小香炉峰,是庐山三座香炉峰之一。立小香炉峰顶,可远眺鄱阳湖,历历山水,尽入怀中。

古驿道南坡较北坡险陡,曾设有关隘。下方为“下关口”,古有凉亭,俗称官亭,又称望湖亭。其右侧傍撒金崖,传为强梁劫富撒金济贫之处。古道沿着撒金崖南坡拾级而上,下临深涧,险要处曾设有石构护廊。现在,护廊尽废,只剩几根石柱仍立在道边,常被行人误为“系马桩”。其左侧竹林之中,有一岩壁,石纹如龙,人称“竹隐神龙”。上方为“上关口”,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吴楚雄关”四字。现吴障岭山门牌楼匾额亦为 “吴楚雄关”四个隶书大字,为已故九江书法名家曹晓墨迹。

壁之上方为“天灯柱”。据吴宗慈《庐山志》载,此处曾有一座小亭,亭中刻有《天灯碑记》,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相传以前有善人置灯柱上,照人夜行。山林夜黑,天灯明路,那该是多么温暖的情境!

驿道登顶处,建有关帝庙,供来往商贾行旅烧香祭拜,祈求平安聚财得福。关羽向以忠义勇武仁信著称,故民间将他奉为财神,道教将他奉为护法神之一,立庙供奉。千百年来,吴障岭关帝庙屡废屡兴。现存的关帝古庙重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殿檐下尚存一块当年的“关帝庙”庙额。殿中祀奉关帝圣君,以及周仓、关平神像。现在的庙额“关帝庙”三字,隶书,用笔古健遒劲,亦曹晓所书。

千百年来,古驿道留下了许多历史传奇和故事。最有名的传说是伍子胥逃楚奔吴的故事。说春秋时,楚平王荒淫残暴,怀疑太子健作乱,并迁怒于太子的老师伍奢,将伍奢及家人杀害。伍奢的小儿子伍子胥被迫逃往吴国。当时因为关卡检查森严,伍子胥过不了关,一夜之间把头发都急白了。没想到,他反而因头发全白改变了模样,没让守军认出来,蒙混过关。后来伍子胥终于东山再起,挥师败楚,鞭尸楚王,报了灭门之仇。当地传说,当年伍子胥就是从吴障岭“吴楚雄关”逃到吴国的。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多次行经吴障岭驿道,或游走于山南与山北之间,或护送妻子到山南修道。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李白因避安史之乱,携妻子宗氏南奔,隐居庐山屏风叠。年末,永王李璘以平叛为名举兵,军过浔阳,下聘招募李白为幕僚。李白糊里糊涂“附逆永王”,应允入幕。告别妻子时,曾有诗《别内赴征三首》。诗句“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中的“吴关”,应该就是指吴障岭吴楚雄关。李白过吴关,至浔阳,入永王幕府。不久,永王兵败,李白获罪被关进了浔阳监狱,留下终生遗憾。

其实,这条古驿道,何止伍子胥、李白等走过,应该说,历史上那些往来于星子九江之间的许多名人,如李渤、周敦颐、朱熹等,他们自然也都走过这条古驿道。

当然,走得最多的还是老百姓。尤其是山南星子、海会、高垄、姑塘一带的老百姓。他们到九江城办事,做生意,闯天下,都要走吴障岭古驿道,经蔡家垄,过谭家畈,然后进城。20世纪50年代,我在谭畈还经常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地挑着担子从吴障岭过来,往九江城去。

后来城乡交通发达,吴障岭古驿道便被人们冷落而荒废。多年之后,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吴障岭古驿道又成为驴友常走的一条线路。

我们在关帝庙盘桓休息一阵之后,便“过关”,由“吴”至“楚”。这里现在是北山登山公路经关帝庙处,距威家6公里左右。公路行经关帝庙,便折向西南,至马尾水。我们由此横穿公路,开始沿古驿道北坡下行。  

北坡的石阶损毁得比南坡厉害。南坡石阶蜿蜒于山岩边,下临溪水,不易受水流冲刷,基本完好。而北坡石阶沿谷底修建,靠近溪水,已多被山水冲坏。好在路程不长,我们很快就到了古村石家铺。从积余桥到石家铺,吴障岭古驿道就算走完了。大家然后走大路经蔡家垄、潘家湾、谭家畈,至冯家村乘公交车回九江城,又一次结束了吴障岭古驿道之行。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熊焕唐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