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百年矿区的“绿色嬗变”:从“灰姑娘”到“俏佳人”

2022-04-19 14:21:28   
浏览量 29370

“以前,这里煤矸石堆积如山,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大家苦不堪言。治理后,鸟语花香又回来了。”谈起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桐木镇枣木水库大坝下新顺煤矿治理区的嬗变,村民冯加福难掩笑意。

100年前,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史长河里,由安源矿、高坑矿、青山矿等矿坑组成的安源煤矿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多年支撑着当地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是曾经的“金山银山”。

图为江西萍乡安源城郊管委会略下村煤村变身“阳光花海”。 李桂东 摄
图为江西萍乡安源城郊管委会略下村煤村变身“阳光花海”。 李桂东 摄

但长达近130年的煤炭开采史,给有着“江南煤城”之称的江西萍乡留下了近9万亩的废弃矿山,水土流失、环境恶化、采煤沉陷区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城乡环境面貌,让这座城市成了“灰姑娘”。

如今再走进百年老矿安源矿,依旧可以看到总平巷口矿车吞吐不息,但矿上已不再追求高产,只需完成年度产量目标任务。煤矸山上的桐花盛放,枝繁叶茂,这里已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图为江西萍乡安源城郊管委会略下村煤村变身“阳光花海”。 李桂东 摄
图为江西萍乡安源城郊管委会略下村煤村变身“阳光花海”。 李桂东 摄

通过关井压产、去产能,萍乡市煤矿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减至目前有采矿权的152家。“十三五”期间,萍乡市关闭煤矿85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将达到426万吨。“十四五”期间,计划继续关闭退出25家煤矿、148万吨产能。

沿着安源矿脉,来到相邻的雷打眼地段矿山治理区所在的安源镇张家湾村。这个煤村如今“换了人间”,煤矸岭上绿树阴浓,清冽的山泉水重新汩汩流淌、长年不断。而10年前,村子上空总是笼罩着灰黑的蘑菇云,家家户户不敢开窗户,山上光秃秃的,泉水断流,下暴雨时泥流冲刷而下。

2005年以来,萍乡成功申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先后实施安源、高坑、青山、巨源、白源等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8个,打造了一批如安源区城郊阳光花海、南坑镇山田村万亩泡桐基地、芦溪县源南乡果木脐橙基地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亮点工程。

“以前这里到处开挖、惨不忍睹,如今煤矸石上种赣南脐橙,不仅绿满山原、蔚为大观,而且产量、品质不逊于赣南本地种植的脐橙,也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产业扶贫试出了一条新路。”芦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钟圣国随手拾起一块煤矸石笑着说。

图为江西萍乡青山镇焦宝煤矿蝶变中医药养生小镇。 李桂东 摄
图为江西萍乡青山镇焦宝煤矿蝶变中医药养生小镇。 李桂东 摄

6年前,在萍乡市芦溪县源南乡思古塘矿区二期生态修复区,这个煤炭开采老矿区高峰期有上百家小煤窑,全部关停后进行生态修复。如今遍植3000多亩的脐橙,2021年年产量达300万斤,产值1500万元;采取“基地+龙头企业+脱贫户”运作模式,解决当地7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源南乡29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参与产业分红。

如今,江西省萍乡市6万多亩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阳光花海”“金山银山”。曾经的“灰姑娘”也变成了“俏佳人”。2021年,萍乡完成废弃矿山图斑修复650个,修复面积2.68万亩,修复率达77.43%,剩余未修复面积0.78万亩。(完)


(来源:中新网)


编辑:柳飘蕙

责编:张江艳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