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数字技术照亮乡村振兴路

2022-09-05 15:43:57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0685

近日,在瑞昌市桂林街道一楼便民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紧盯着LED大屏幕,神情专注,屏幕上显现的是街道14处重要河塘水库实时监控画面。街道安装数字化监控系统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套系统随时查看辖区各水域情况,一旦有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系统会发出语音报警进行劝离,同时,系统会自动推送提示消息,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远程喊话,必要时安排人员赶到现场,避免意外发生。

今年以来,瑞昌市桂林街道以争创一流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实干的姿态,围绕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谋划工作,以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为基层治理和服务注入“智慧基因”,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提高智力效能。光明村有2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000多人,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多、面积大对应的现状却是村干部少、村事务多,乡村治理力量薄弱、手段单一,难以有效地解决村里日常矛盾纠纷和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为此,光明村争取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通过整合综合治理和民生服务等一系列资源,立足场景数字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在线化、应用便捷化,加大投入建设了3处高空瞭望监控、25处出入口监控、2处水库防溺水监控、2处大棚温湿度监控、240处全覆盖监控、23个人员轨迹手环、1个乡村政务大屏等前端感知设备,打造了乡村防贫监测、预防溺水、森林防火、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为一体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了场景事件从自动预警到处置完成全过程管控,大大提升了治理能力。目前,数字化应用平台已接收到火情告警18次,溺水预警24次,并通过与无人机配合,完成垃圾和秸秆清理等相关工作33次。

数字农业助推产业升级。传统农业的生产环节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低,运行方式粗放。经过数字技术赋能后,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可以大幅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茶园装上了监控系统后,再也不用经常往山上跑了”,负责光明村200亩黄茶基地管护的原村支部书记詹进业高兴地介绍说。去年新栽种的茶苗需要特别精细地管护,原来每次都要开车加步行好几公里才能了解茶苗生产情况,现在通过大屏幕就可以了解茶树苗是否需要浇水施肥,有病虫害还可以第一时间请教有关专家进行处理。借助数字化平台,光明村千亩水稻、棉花基地和百亩大棚蔬菜基地的温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情况等有关数据在终端大屏上一览无余,实现了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智能管理,极大减少种植损失。目前,光明村集体产业黄茶、雷竹、水稻、棉花、蔬菜等农作物长势良好,未来丰收在望。

数字服务打造便捷生活。瑞昌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发乡村振兴数智服务平台“振兴瑞昌”APP,提供在线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农技服务、疫情防控、村务会议、乡村广播、投票问卷、群众信箱、文明实践、通讯录等服务,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在线申请办理低保、残疾人补贴、高龄津贴、社保、优抚、大病医疗救助、创业担保贷款等事项。平台通过“服务专区”“防疫专区”“最新公告”等板块实时更新党务村务、惠民政策、防疫政策、基层服务流程等信息,帮助村民及时掌握党的各项政策和村务工作动态,参与民主监督;通过“民意收集”板块和网格群,让村民随时随地反映环境卫生“闹心事”、家庭生活“烦心事”,村“两委”及时解决问题并在线答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数智服务平台的应用,既方便了村“两委”找准民主监督切入点、把握便民着力点、抓好民意诉求落脚点,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村民“少跑腿”,做到让村民诉求在线直达、村居服务在线落地。

数字乡村,未来可期。随着光明村“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启动,数字元素将融入乡村生活的每个场景,并改变村民日常的点点滴滴,一幅数字治村、数字兴业、数字惠民的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瑞昌市将继续立足发展新方位,把握发展新趋势,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广袤土地上结出丰硕果实。

(雷勉鸿 李意 张根华)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