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江西解放第一渡

2024-04-21 15:33:03   
浏览量 29013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75年前的1949年4月21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一九团成功渡过长江,登上了彭泽县八宝洲,下午4时,攻占马当要塞。22日黎明,解放了彭泽县城。彭泽是江西省第一个被解放的县,被誉为“江西解放第一渡”。那么,解放军当年是如何部署兵力?如何准备渡江?又是如何登上了江西的红土地呢?


迅速集结,隔江对峙


早在淮海战役临近结束之时,蒋介石就决定放弃淮河防线,将部队撤至长江以南,企图依托长江天堑,与共产党划江而治。国民党打算在“和谈”的掩护下,拖延时间,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为了利用长江的天然地理优势阻挡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在从湖北宜昌到上海的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约70万兵力,并以江西湖口为界划为东、西两个战区。其中汤恩伯部约45万人,在湖口至上海的地段上布防;白崇禧部约25万人,在湖口至宜昌的地段上布防。在长江南岸九江段,布守重兵:瑞昌至湖口一线为白崇禧集团的第四十六军,一个师驻九江市区,一个团驻湖口,一个营驻瑞昌码头。湖口至彭泽一线为汤恩伯集团第六十八军,其中二个师驻彭泽沿江一带,汤恩伯部构筑牢固工事,配备重型火炮,江中有炮艇巡逻游弋。

针对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南的布防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首先在长江下游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同时第四野战军一部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在平津战役结束后迅速南下,参加渡江作战。为了加强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继续指挥渡江作战。






3月,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制定作战计划,我军的作战纲领为:战役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并依据下一阶段之要求,实行战役的展开;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和包围敌人之任务,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包围之敌,完成全战役。在第一阶段中,以第二野战军3个兵团组成西突击集团,第三野战军4个兵团分别组成中突击集团和东突击集团,分三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在江阴至湖口间500余公里的地段上,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另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归西集团指挥,在武汉正面钳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






湖口至彭泽一线的长江对岸,驻扎的是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五兵团。他们选择江北的安徽宿松、望江、安庆一带,作为渡江出发地,因为这一段江面较窄,支流甚多,河湾之内,便于隐藏和集中征集来的渡船。解放军迅速集结,百万雄师豪气冲天,盘弓错马,江北的条条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解放军,部队有计划地向长江沿岸挺进。


紧锣密鼓,蓄势待发


八宝洲(今棉船镇)隶属彭泽县,地处江西省最北面,是长江中间的一个沙洲,上游是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岸与马当炮台对峙,北与安徽宿松、望江两县隔江相望。八宝洲由八个小洲组成,东西长30里,南北宽15里,洲与洲之间以浅水隔离。八宝洲北岸是安徽省望江县、宿松县,江面宽2里;南岸与彭泽县马当相望,江面宽不到1里,水流湍急,是长江的主航道。四面环水的八宝洲,虽然成洲时间不长,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长江在这里被一分为二,长江的主航道在棉船与长江南岸之间,棉船与马当镇之间的江面是长江中下游最窄处。水流湍急,漩涡密布,北岸的小孤山与南岸的彭浪矶(亦称彭郎矶),犹如一只铁钳的两爪,紧紧地卡住了长江。八宝洲上,国民党军修筑明碉暗堡等工事,被吹嘘为“永远炸不沉的军舰”。因此,先行攻占八宝洲,斩断国民党军队长江防线东西两大集团的水上联系和相互支援,是保障解放大军渡江作战的重要一环。






4月15日,根据第二野战军的部署,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向所属部队下达渡江作战的命令:第十五军为左纵队,从华阳镇渡过长江,攻占东至、彭泽县边境禾山口;第十三军为右纵队,第三十九师第一○九团渡江攻占八宝洲,担负江面掩护任务;第十三军主力渡江攻占彭泽县城,协同第十五军歼灭马当要塞守敌。按照兵团作战部署,任务很明确,第三十七师第一九团必须在全军渡江之前攻占江心洲——八宝洲,控制江面,防止敌军舰从水上拦阻解放军渡江,以保兵团主力渡江的安全。






接受任务后的三十七师一九团党委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究敌情和地形等问题,认为渡江准备工作做得好坏,是保证队伍顺利渡江的关键。工作的重点是搜集渡江船只,聘请船工、水手,在水上训练突击队,加强对渡江地形、敌情的侦察;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必胜的信心;确定了各营的任务和团领导的分工。至此,攻占八宝洲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渡江部队就是当年从鄂豫皖苏区走出的红军时,纷纷把藏在湖泊深处的大小船只打捞出来,仅两三天时间就筹集了大小木船140多只,大批船工水手踊跃报名参战。






与此同时,广大官兵抓紧时间进行划船训练,很多战士生长在太行山和华北平原,还有一些干部是在大别山和川陕根据地参军的,都是些“旱鸭子”。为了圆满完成渡江任务,大家抓紧时间进行训练。由于船只隐蔽在龙湖和内河里,他们就在岸上训练,船和桨不够,就用木桶、澡盆和铁锹、木棍进行训练。






但是,要想顺利渡江,还有个困难摆在面前,就是如何将隐蔽点里的船只,顺利开到长江里去。隐蔽点距离渡江出发地有600多米,中间还相隔一道高大宽阔的江堤,必须开沟挖渠疏通航路,引船过大堤,拖到起渡点,才能进入长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参谋长周峰带领三营指战员奋战一天两夜,挖开了一条长达600多米、深4米、宽5米的引河,使100多只木船畅通无阻地从龙湖进入长江。为了防止被敌军发现,江堤是在渡江前夜才突击劈开的。这对隐藏我们的渡江意图,偷袭与强攻八宝洲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渡江前,为了弄清我军渡江地段的敌情、地形,解放军多次派侦察小分队,上八宝洲进行侦察活动。探明八宝洲是沙洲,无法构建有效的防卫阵地,敌人主阵地设在余家洲对岸的水里沉地带,火力较强;而设在杨家墩对岸复往洲的滩头阵地,火力较弱,仅有10多挺轻重机枪,5个土木结构地堡,还有一些断续堑壕及单人掩体。为了避强击弱,一〇九团的指战员们把船拉向上游,将江北望江县杨家墩作为突击起渡点。








同时,在长江南岸,为了配合解放军渡江,彭泽县的地下工作人员在商群的领导下,日避夜出、隐蔽船只,安排好了解放军渡江的接应工作。船工路小牛等人,偷偷划着船,趁夜过江,将船藏在小孤山下游的占家峦江岸一带,做渡江战前训练,准备协助解放军渡江。







千帆竞发,冲破天堑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在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下,在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发起渡江战役。






4月21日凌晨1时40分,二野第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团作为先遣支队,在副师长赵华青和团长顾永武的率领下,从望江县杨家墩起渡。百多条战船,像离弦之箭一样,冲向八宝洲,先遣队的战士,一齐瞄准滩头阵地射击。经过20分钟激战,击溃沿岸守敌,攻取八宝洲,俘虏敌军100多人。解放军控制江心阵地,将来自九江方向增援的敌舰打跑,阻止敌舰艇接近强渡地段,从而开辟了后续主力部队的渡江通道,确保大部队顺利渡江。






天还未亮,彭泽县辰字村老船工傅梦成和三哥按照地下党的安排,划船偷渡过江,来到安徽宿松的江边,给解放军送信。来到江北后,江堤下面到处是整装待发的解放军,部队首长胸前挂着望远镜。他们对第十三军首长说:“敌人都逃跑了,老百姓正等着解放军呢。”






天亮后,第十三军主力,开始冒雨渡江,一部围攻小孤山,一部夺取马当要塞。路小牛等船工的渔船共乘坐6名战士,每个战士配一杆长枪,一个子弹带,两个手榴弹,船工们在船尾奋力划桨。战士们协助船工,用洋锹、钢盔划水,加速前进。先头船只,仅用15至30分钟,就抢占敌人的滩头阵地。早已盼望解放的彭泽人民,自动组织十多条船,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横渡长江,帮助运送解放军,渡江解放马当。下午4时,攻占马当要塞,国民党军见大势已去,弃江防而逃。与此同时,四兵团第十五军,从安徽望江县华阳镇渡过长江后,向皖赣边境的香口、和团等地进军,分左右两路夹击彭泽守敌。4月22日黎明,二野第十三军三十七师九团,解放彭泽县城。






彭泽是江西省第一个被解放的县,被誉为“江西解放第一渡”;八宝洲是彭泽第一块解放的土地,第一〇九团获得“渡江杀敌第一功”的光荣称号。







彭泽的解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解放九江、解放江西的序幕。解放军兵分数路向赣东北腹地和沿浙赣边界,日夜兼程追歼逃敌,势如破竹,逐个击破,相继解放并接管了江西大大小小的城市。5月17日,九江城区解放;6月16日,修水解放;赣北地域10县1山1市全境解放。九江解放后,南浔铁路迅速分路段通车,长江水运也迅速恢复通航,成为解放军南下和输送南下干部的重要通道。






“江西解放第一渡”体现了九江作为江西北大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长江见证了九江的解放,也见证了九江的发展。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到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从江西解放第一渡,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九江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感恩奋进、向江图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

(来源:“九江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晅)

编辑:左丹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