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翘望婺源

2023-02-16 19:00: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954

翘望婺源

■ 曹友竹

这就是朱子的故乡?汽车驶进婺源境内,我以一种挑衅朱子的心情自问道。

我顽固地认为,既然是朱子的故乡必定要深刻地打上程朱理学的烙印:婺山必定是温厚敦实,一如朱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慈容;婺水必定是源远流长韬光养晦,一如朱子继孔承孟海纳百川的思想。

事实并非如此。婺山并不温柔,也不敦厚。在汽车上看,山连山,岭连岭。平缓冲淡的山坡很少,几乎每座山都有一个主峰冷冷地站在那里,两边延伸的山脉像两只骨节突出的大手。这倒像朱子的命运。尽管待人接物温文尔雅,但由于对官场的傲岸不群,对世俗的卓然而立,故一生仕途坎坷,沉浮多蹇。山峰看样子很冷静,山坡倒很热闹。这也有点像朱子生前落寞身后显赫。朱子死后一百来年,忽然被朱明王朝当作神明一样供奉起来,大倡程朱理学。这不是沉睡的朱子能预料到的,也是我替朱子悲哀的一面。到了明朝,士人一方面对他敬畏如神,另一方面对他恨之入骨。敬他因为是八股文章个人命运很多跟此老有关。恨他是他太高大太正统太不近人情。明人甚至还杜撰了一个他苛刻对待名妓严蕊的故事来贬损他。从此朱子便与正统、顽固、保守、专制紧紧地连在一起。热闹的文公山至今还在游人复杂的目光中迎来送往。

平心而论,婺水的确是清净优美。婺水大多依偎在婺山的脚下,左旋右转,像一位大智若愚的哲人在思考那些绕来绕去的人生难题。婺水和朱子的相同点是:沉静有余,鲜活不够。他的很多生活感悟和人生偶得都和水有关联。透过那些感悟和偶得,我似乎看出了朱子的本意。他并不一定是教老百姓怎样去当封建统治者的顺民和奴仆,而是想教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工作怎样生活。他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看这是对老百姓生活和学习上进行开导的绝妙好诗,这里你能说他是一个古板教条顽固守旧的迂夫子吗?

婺山婺水在朱子数百年的光环辐射下曾被人歌颂过膜拜过,也曾被人唾骂过毁弃过。现在终于在沉默中过着本该属于它们的平凡的日子。而最能让人联想到这块土地曾诞生朱子这个颇有争议的大人物的特征便是这里的房子。路边的房子很多是明清时留下的建筑,结构严谨,排列有序,色调多为朴素的黑白两色,图案较粗犷质朴。屋角或呈飞鸟状,或呈游鱼状,大门上方多为太极仪。总之很能让人联想到“理”字,有条理,有道理,有哲理。

婺茶又是婺源人引以为荣的特产,邻座的一个婺源小伙子讲了两件逸事。当年朱子曾喜欢喝这种茶,后来朱子宦游湖南洞庭湖和福建武夷山时都念念不忘家乡的茶,叫仆人移栽婺茶。时至今日你若细细品味洞庭湖边和武夷山上的名茶时,你会多少感受到婺茶的味道。还有一次皇帝要官员带点特产去进贡。其他官员拼命搜刮山珍海味名玩古董,惟有朱子把婺茶献给皇帝,说他家乡人民很穷没什么好特产,就只有这些充当皇粮国税。皇帝品尝之后龙颜大喜,免除婺源人民三年的皇粮国税。

时近黄昏,太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起伏的山峦,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腾在静穆的山村。远处有个农夫斜背笠帽,肩荷农具,手牵一牛,正悠然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近处几个头戴旧簪身穿对襟的老妪,手持笤帚,脚踩小步,正招呼小鸡进笼。

婺山依在,婺水依绿,婺房深沉,婺茶醇厚。朱子啊,你的乡土,你的乡亲,你的乡情,我能否因你而读懂其中的一部分?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