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多诗人”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传承
□ 胡迎建
江西诗派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派,诗派规模也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经久不衰,诗风应时而变,诗作层出不穷。
一
中国的诗歌发展至唐代,已登上了一个高峰,成为诗的黄金时代。唐诗的代表人物即李白与杜甫。经五代而至宋,中间出现近百年萎靡不振的局面。以宋初论,西昆体盛行一时,它是专尚艺术技巧而内容贫乏的形式主义文学。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同时并出,稍后有王安石,一洗西昆体绮雕纤巧的作风,诗歌走上了正轨。他们在接受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呈现着自己的面貌,力破唐诗余地,宋诗从此开端。至苏轼、黄庭坚,各以己意为诗,使宋诗独立于唐诗之外,与之媲美,交相辉映。苏黄诗风有所不同。晦斋《简斋诗集引》里转述陈与义的话说:“东坡赋才也大,故解纵绳墨之外,而用之不穷;山谷措意也深,故游泳涵味之余,而索之益远。”
黄庭坚是分宁(今修水县)人,分宁隶属洪州(今南昌),所以黄的诗集名为《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比苏东坡小八岁,本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他后来以其独创成就脱颖而出,与苏轼并称苏黄,代表了宋调风范。东坡与李太白飘逸诗风相近,而黄庭坚师法老杜,讲求句法。杨万里在他的《江西宗派诗序》中说,李杜苏黄四大家,“一其形,二其味;二其味,一其法者也”,认为苏东坡诗风近李太白,黄山谷风味近杜少陵。
黄庭坚诗奇峭兀傲,多拗体,如“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石吾甚爱之”一四句法,又如“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或二五或一六句法,或三一三句法,奇崛奥峭。古人曾总结为三点:峭刻生新,深折透辟,老辣硬涩。但也有疏朗、俊逸、潇洒的诗句,如:“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等。
黄庭坚在为人作序,以及指导朋友、亲属作诗的信札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诗学观点。他强调读书,“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著名观点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其诗论包含求新求变、自成一家的精神。借古人之言写己之新意,即他所谓的“以故为新”“随人作计终后人”“我不为牛后人”……又强调脱俗,讲究“悟入”,着眼于创新,这一观念一直影响着以后江西诗派诗人。
二
江西诗派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派,诗社规模也前所未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诗派。”
为何众多诗人纷纷师法黄庭坚呢?苏东坡才气横溢,挥洒自如,举重若轻,触处生春,有如神行一片,非人力可致,后人称为“坡仙”,所以向他学诗的人不多。而山谷的诗全由学力,有轨迹可寻,加之他乐于以作诗方法教人,人亦愿从之学,故成就后生不少。后生们又产生影响,气味相同的作者更多了。他们同气相求,爱好相近,交游频繁,作诗唱和,切磋诗艺,激励其创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各自诗艺水平。同时这又是诗派形成、传承并扩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南宋初年,吕本中自称其诗渊源于黄庭坚。有鉴于黄庭坚是江西人,学其诗者众多,遂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为领袖,其下依次列二十五人:
陈师道(无己)、潘大临(邠老)、谢逸(无逸)、洪刍(驹父)、饶节(德操)、祖可(正平)、徐俯(师川)、洪朋(龟父)、林敏修(子来)、洪炎(玉甫)、汪革(信民)、李錞(希声)、韩驹(子苍)、李彭(商老)、晁冲之(叔用)、江端本(子之)、杨符(祖信)、谢薖(幼槃)、夏倪(均父)、林敏功(子仁)、潘大观(仲达)、何觊、王直方(立之)、善权(巽中)、高荷(子勉)。
吕本中在序中说:“唐自李、杜之出,焜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至韩、柳、孟郊、张籍诸人,激昂奋厉,终不能与前作者并。元和以后至国朝,歌诗之作或传者,多依效旧文,未尽所趣。惟豫章(黄庭坚)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扬反复,尽兼众体,而后学者同作并和,虽体制或异,要皆所传者一,予故录其名字,以遗来者。”
《江西诗社宗派图》原作早佚,吕本中之序及所录之黄庭坚以下二十五位诗人名,皆见存于南宋初年胡仔所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
此后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十四中亦录吕本中序及二十五位诗人之名,但人名略异。其所录序中云:“后学者同作并和,尽发千古之秘,亡余蕴矣。录其名字,曰江西宗派,其源流皆出豫章也。”
所列二十五人中,只有十一人为江西人。活动地域主要在洪州(南昌)、临川、庐山等,一些游宦江西的诗人也参与到本土诗人的唱和之中。江西诗派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元代方回总结江西诗派为一祖三宗。祖为老杜,上溯则皆渊源于杜诗。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曾茶山说:“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
三
陈师道(号后山),彭城人,诗学黄庭坚,刻意求深。他在《答秦觏书》中说:“仆于诗初无师法,然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及一见黄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又说:“仆之诗,豫章之诗也。”他的门人魏衍也说他“见豫章黄公庭坚诗,爱不舍手,卒从其学”(《彭城陈先生集记》)。朱弁《风月堂诗活》记载他与晁以道论诗,他说:“吾此一瓣香,须为山谷道人烧也。”表明后山对山谷的崇拜。他作诗苦心孤诣,黄庭坚说他“闭门觅句”,又说“今之诗人无出陈师道”(《冷斋夜话》),经常叫晚辈后生们去向他求教。
洪朋、洪刍、洪炎,都是南昌人,黄庭坚的外甥,皆受教于黄。黄庭坚称洪朋“笔力可扛鼎,他日不无文章垂世”(《书旧诗与洪龟父跋其后》)。人或以洪朋诗酷似其舅许之(周紫芝《书老圃集后》)。如《送谢无逸还临川》,意深格老,得力于山谷,句法亦往往似之。洪刍在“三洪”中,据刘克庄《后村诗话》称,洪刍“诗尤工”。如“关山不隔还乡梦,风月犹随过海身”一联,陆游极为欣赏,称洪炎“受诗法于庭坚”“诗酷似其舅”。
诗僧慧洪,宜丰人。与苏东坡、黄山谷交往较多。所著《冷斋夜话》记载了三人交往的不少掌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的诗“出入苏黄之间,时时近似”。陈善《扪虱新话》称他曾伪作黄庭坚作诗赠他,中有句云:“韵胜不减秦少觌,气爽绝类徐师川。”师川一见,以为黄庭坚所作,收入《豫章集》里。这也表明他平日对山谷诗揣摩之深。
徐俯,分宁人,也是黄庭坚外甥,极得黄之称赞,说他的诗“辞皆尔雅”,自东坡、少游、后山死后,作“颓波之砥柱”。徐俯诗也深受黄庭坚影响,但他不甘居门下。周辉《清波杂志》称有人说他的诗渊源于黄山谷,他读到后不高兴,答道:“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江西诗社宗派图》列入他的名,他又说:“吾乃居行间乎?”其实,徐俯之诗受黄山谷的影响,他却一口否认,表明他的自负。当然,徐俯的诗还是有成就的,吕本中对其评价甚高:“江西人物胜,初未减前贤。公独为举首,人谁敢比肩?”(《徐师川挽诗三首》)。其诗如《陪李泰发登洪州南楼》:
十年不复上南楼,直为干戈作远游。
满目江湖春入望,连天章贡水争流。
青云聊尔居金马,紫气还应射斗牛。
公是主人身是客,举觞登望得无愁?
诗前半写景,一片雄浑气象。后半言情,为李泰发受排挤而感慨。
韩驹,四川人,曾知分宁县。是江西诗派中继陈师道之后的杰出诗人,当时颇负盛名,居于盟主地位。王十朋推崇他说:“近来江西立宗派,妙句更推韩子苍……鲰生幸脱场屋累,老境欲入诗门墙。古诗三百未能学,句法且学今陵阳。”(《陈郎中公说赠韩子苍集》)他的诗“淡泊而有思致,奇丽而不雕刻”。与徐俯游,接受了山谷的影响。他闲居抚州,日以锄地为事,还念念不忘国事。如《和李上舍冬日书事》云: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亭,病来那复一分心。
倦鹊飞鸿,无异为自己写照。“推愁”一联,意境句法殊为别致,俱见匠心。此诗在当时即为同辈所盛推。
周必大《省斋文稿》中说:“陵阳先生与徐东湖游,遂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乃曰‘我自学古人’,岂所谓鲁一变至于道耶?”这里指出韩驹始于学黄山谷,后从黄诗中出。
吕本中是继韩驹之后居于盟主地位的江西诗派诗人。赵蕃《书紫微集》云:“诗家初祖杜少陵,涪翁再续江西灯。陈潘徐洪不可作,阃奥晚许东莱登。”曾季貍《艇斋诗话》记载他十六岁时所作的“风声入树翻归鸟,月影浮江倒客船”炼字奇警,是他苦吟呕血而成。他学黄山谷而能变。陈岩肖《庚溪诗话》指出他的诗“多浑厚平夷,时出雄浑,不见斧凿痕”,而不是规行矩步地学黄山谷。
曾几,赣县人,与吕本中同年出生,二人平日互相切磋,而吕早成名,故曾受益为多。吕本中与曾几论诗二帖:第一帖说学诗要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但指出曾几诗不足之处是“少新意”;第二帖评曾诗“波澜尚未阔”,要波澜阔,“须于规模令大”。曾几也说过他在柳州时与在桂林的吕本中以诗交往的情况:“绍兴辛亥,几避地柳州,公在桂林,是时年皆未五十,公之诗固已独步海内,几亦妄意学作诗,公一日寄近诗来,几次其韵,因作书请问句律。”所以曾几的诗深受吕本中的影响。
曾几是继吕本中之后的江西诗派杰出诗人,既学吕本中,也学黄山谷。有诗云:“案上黄诗屡绝编。”(《寓居有招客者戏成》)所以方回说他的诗往往逼真山谷。他不列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但刘克庄以禅为喻说:“山谷初祖也,吕、曾南北二宗也。”这说明了其诗的渊源和在江西诗派中的地位。其《寓居吴兴》云: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诗人为对国难束手无策而自怼,把自己比作绕树的飞鹊、借巢的拙鸠而不得宁处。第五句接着说“江北江南犹断绝”,更为中原沦敌、南北隔绝而痛心。
曾几生于南北宋之交,亲眼看见山河破碎、朝廷以偏安为国策的可悲现象,为之忧心忡忡。陆游自叙与曾几在会稽的一次集会:“略无三日不进见,见必闻忧国之言。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跋曾文清公奏议稿》)忧国的感情,往往形诸吟咏。
江西诗派可分为前后期。南宋初,经过靖康之乱后,诗人的爱国之情较前期更为炽烈而沉挚。以陈与义(未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名单内)为后期的代表,他比黄庭坚小了45岁。还有徐俯、曾几(陆游拜他为师)等人。
三宗之一的陈与义,是江西诗派的后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的诗居山谷之下,后山之上。诗学山谷,尤其学杜甫,身世与杜甫相类似,故诗亦近之。但主要表现仍是他自己面貌,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风格遒上,思力沉挚,能卓然自辟蹊径。”
他的《墨梅》绝句为宋徽宗所欣赏,高宗又爱其“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之句。清代陈衍以为这两句诗胜过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其《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诗中:“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写一次集会时,对环境幽美、赏心乐事的描绘,出之以淡远之笔。据《容斋随笔》说:“诗成出示,坐上皆诧擅场,京师无人不传写。”又《雨晴》云: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描绘雨过初晴的景象精切,如在目前。诗人的闲适生活畅心情,得到突出的表现。
北宋末,陈与义的诗大多写个人情趣、身边事、朋友间的离合悲欢,生活面不广。靖康之难后,颠沛流离,悯时念乱之篇不断出现。刘克庄《后村诗话》指出:“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造次不忘忧爱,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诗人生当乱世,痛祖国阽危,感己身之苦难,往往形诸吟咏,内容更为充实,而有现实主义精神。又《伤春》即反映时代之作: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成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建炎四年,金兵猖獗南下,国势危急,高宗逃向台州、明州、越州。诗人忧国心切,霜雪蒙头,万重烟花,徒增郁愤。所喜者,向子諲(樟树人,潭州知州)敢于孤军抗敌,尚存一线希望。
四
江西诗派屹然兴起至结束,前后活动历百年,诗人诗作、诗风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就这一派整体言,他们相互之间是同中有异的。
不过,物极必反,如果众诗人对黄庭坚诗亦步亦趋,就失去了自家面目。杨万里、陆游、姜夔等著名诗人都曾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但他们都跳出来,特别是杨万里,独创“诚斋体”,诗风清新活泼。清代裘君宏在《西江诗话序》中论江西诗有三变:“盛于欧(阳修)、王(安石),为一变;至黄山谷,又一变;至杨万里,再为一变。”南宋后期至清中叶,江西诗派式微。直到清咸丰时期,曾国藩倡导学黄山谷,学之者众,一时形成声势颇大的宋诗运动。五十年后,又形成同光体诗派(下分三支:闽派、赣派、浙派),在清末民初诸多诗派中影响最大,其领军人物即为陈三立。赣派诗人众多,远承江西诗派。正如屈万里《不足畏斋诗存》中云:“江右多诗人,清末民初以还,上承西江法乳,务为清奇奥衍者,世所共见。”此是后话。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