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一把老算盘

2023-03-09 20:20:0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29500

一把老算盘

■ 成壮壮

我家有一把绛红色的老算盘,那是全家人最珍视的老物件。朱红色的算盘架,滚圆的算盘珠十三档,梁上两颗珠、梁下五颗珠。虽然年代久远,漆色有点斑驳,但是由于长时间地拨打,算盘的轴杆十分光滑,算珠油光放亮,透着一股灵气。

听妈妈讲,奶奶年轻时是大队会计,生产队的收成,全家人的支出,全在这把算盘上留下过痕迹。那时,爷爷在县城教书,十天半个月才回一次家。奶奶一边种地赚工分,一边兼着村妇女主任和大队会计的活儿,还要照顾六个孩子的吃喝拉撒。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挑水劈柴,照顾孩子吃饭,安置好了家里又急匆匆出门参加集体劳作。夜深人静时,她坐在煤油灯下清算当天的账目,噼里啪啦地拨动算盘珠子,为队员记工分,为村民分粮食,每一笔账目都反复检查,既没有给别人少算,也不会给自家多算。

就这样,凭着勤劳付出和正直为事,奶奶和那把老算盘一起撑起了这个家,也赢得了乡亲们对她的信任。直到改革开放后,奶奶退休多年,有人卖个猪仔,仍要找她帮着核一下有没有算错;外地小贩与村民起了争执,也会相约来找奶奶,让她断个公道。

奶奶退休后,算盘就成了妈妈的伙伴。记忆中,那把算盘就放在摆满各种颜色香烟的玻璃柜上。每到年底,那些赊账的熟客来小卖铺里结账。妈妈拿上算盘和账本,端坐在桌前,她左手翻账本,右手五指翻飞,快速灵巧地拨动着算珠。妈妈总是不待顾客讨价还价,就主动把最后算出的金额里的零头抹掉。每每这时,那些熟客都连连说着感谢的话,妈妈则说:都是邻里乡亲,不必客气。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数学书本里有珠算的知识拓展。有计算器的年代,我自然对学珠算不感兴趣,但因为想把算盘带去学校跟同学“炫耀”,便缠着奶奶教我珠算。奶奶以为我真的想学,便认真地教我珠算口诀:“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我装模作样地读着口诀糊弄奶奶,内心却在想象同学们看到算盘后对我产生的羡慕。果不其然,第二天同学们见到这个“老古董”都很感兴趣,争着抢着要玩。结果,在同学们的哄抢中,算盘的轴杆摔裂了。

回到家后,奶奶接过算盘,看着那被摔裂的轴杆,一边在抽屉里翻找着胶水,一边有点恨铁不成钢地数落我:好好一把算盘,被你拿去做架子给摔了,做人要务实,就像这算盘算账一样,要“铁”才踏实,才能走得远!

这番话使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也让我感到愧疚和无地自容。所幸算盘问题不大,奶奶自己用胶水就把它修好了。

大学毕业后,我考到税务系统。上班前,我回老家看望奶奶,她指着挂在墙上的算盘说,现在时代进步了,有了计算器,还有了电脑,再也用不上这老古董了,但你做的工作涉及老百姓的钱袋子,要上心啊,可不能有差错。

今年冬天,因为爷爷的离世,一大家子又回到爷爷奶奶居住的老房子里。堂哥的儿子把挂在墙上的算盘取下来玩,结果一个不慎没拿住,算盘“哐”的一声落在地上,算盘珠子掉了一地,还有两颗掉进了一旁的炭火盆里,奶奶顾不得烫手,就伸手去捡。她捏着沾满了炭灰的算盘珠,举到唇边轻轻吹着,又突然停下,怔怔地喃喃自语:这种老物件早就被时代淘汰了,坏了也罢……

这把老算盘的每一颗算珠上都有奶奶和妈妈的温度,既饱含着两位母亲对自己家庭的爱,也浸透了两位女性对她们故土乡亲的深厚感情。我拿着算盘骨架和珠子跑遍了县城,终于在一个铁匠铺里好说歹说请师傅帮忙把算盘修好了。

这把见证了时代变迁的老算盘,将继续在代际传递的悠悠岁月里,提醒着我和我的儿女们要一直传承勤劳务实、正直厚道的家风,踏实做人、勤勉为事。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坤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