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 中国工夫红茶之母本
□ 谢小明
滇红顺宁实验茶厂全体工作人员合影(1940年)
修水茶叶改良场旧址
绍裘式木制揉茶机
冯绍裘任职书(中茶中南公司经理)
1993年2月11日,以介绍宁红茶及修水茶厂的《红茶的故乡》专题片,在央视4套“神州风采”栏目播放后,社会反响极大。作为红茶的故乡或可解释为红茶制作技艺输出地。也就是说修水是红茶的故乡。而我认为,宁红是中国工夫红茶之母本,更为贴切。
众所周知,武夷山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正山小种为世界红茶的鼻祖。吴觉农先生研究认为:红茶的发源地是福建,福建红茶向外传播的主要路线:崇安传到江西铅山县河口镇,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传到景德镇(原浮梁),再传到安徽东至(原至德),最后传到祁门。程启坤先生研究后在《中国茶经》中记述“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的”,自星村小种红茶创造以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工夫红茶采制技艺,自武夷山区传至义宁州后,创制了“宁红”工夫红茶,是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
宁州茶师把宁红制作技艺几乎传遍了中国中南产茶区,从此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如安徽的“祁红”、湖北“宜红”、湖南“湖红”、景德镇的“浮红”、云南“滇红”、福建“闽红”、四川“川红”等,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驰名远播。因此,宁红成为中国工夫红茶的母本。
宁红工夫茶制作技艺的传播大致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手工红茶),第二时段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机制红茶),下面根据相关史料列举几个著名品牌红茶的宁红工夫成分。
《细说红茶:中国工夫红茶(上)》记载:政和工夫是主产于福建省政和县的工夫红茶。最初,由江西义宁州茶商赵老板(名不详)来政和创制工夫红茶,先在遂应场村(今锦屏村)用高山区小茶制造“仙岩工夫”。
历史上的宜红特指湖北宜昌宜都所制成的工夫红茶,才叫“宜红工夫”。后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湖北茶业贸易志》中有记载:“19世纪中叶以后,大批广东商人聘宁州茶师到鄂西鄂南采制出口红茶……清代道光年间,广东茶商钧大福带领江西义宁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汉转广州出口”。“宜红于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聘请宁红茶师傅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
汉口茶厂曾提供一份19世纪中叶以后的红茶茶商及茶师名单如下,广东茶叶商人:卢次伦、均大福,江西茶人技师:樊高升、冷的于、樊彬、樊希璧,红茶之父:冯绍裘。这些人员均与宁红茶密切相关。
上列有关宜红史料都涉及了宁红师傅传授红茶制作技艺,虽时间不一,但宜红技术源于宁红茶师是不可否定的。
宜红工夫的机制与现代化,正是和冯绍裘有关。1933年,冯绍裘担任修水实验茶场(茶叶改良场)技术员,负责宁红茶的初、精制机器制作试验工作,主攻方向是改进“宁红”。他在宁茶振植公司基础上设计研制了一套红茶初制木制机械设备,俗称“绍裘式”揉茶机,首开我国机制红茶先河,实现了由“人工揉茶”向“机械揉茶”的历史性突破。他还主持研究,设计出了一整套筛、切、风、拣、干系列茶叶加工设备,以及红茶等级标准。机制拼配宁红创制成功后,把这一技术和标准推广到中南产茶区。
1950年,冯绍裘接受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命令,担任了中南区茶叶公司副总经理,在武汉建立了汉口茶厂。1950年7月7日修水茶厂代中茶公司中南区公司招雇茶师80人,由茶叶实验场场长粱熹光率领赴汉口茶厂制茶。
汉口茶厂主要负责生产宜红茶,时任汉口茶厂厂长的冯绍裘坚持认为宜红的品质优于祁红,暗下决心一定找出方法证明宜红可以代表中国红茶的最高品质。他独创密码布袋法与密码审评,等到苏联专家来汉抽检之时,宜红各项指标都是第一。从此,宜红茶品质获得中国最优等级的荣誉。
湖南工夫红茶,有两种称谓,一为“湖红”主产地是湖南省安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一为“湘红”,归入“宜红工夫”范畴。主产地是湘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
新化被称为湖红之源。据《中国厘金史》载:清咸丰四年(1854)广东茶商偕宁州茶师深入湖南各地倡制红茶,新化同期相继仿制,改炒青为红茶。
邹代钧,(1854~1908)字沅帆,湖南新化人(今湖南隆回境内),曾佐陈宝箴湖南新政,根据陈三立《致汪康年第二函》可知邹与陈宝箴父子交往甚密,并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将竹塅的红茶制作技术带到新化。新化红茶曾经红极一时。
1875年陈宝箴任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镇筸(今凤凰县),教民植茶种竹刨薯,把家乡修水竹塅的产业模式带到凤凰。此时的竹塅茶为宁红工夫茶,因此陈宝箴是辰沅永靖(凤凰)红茶的第一传人。
当代茶圣吴觉农曾组织专家考证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
1935年,冯绍裘受胡浩川先生(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聘请到祁门试制红茶,他把修水那套机制红茶的技术,应用到祁红改良上。
茶师冯绍裘回忆此事,感慨万千:“1936年至1937年,我调任祁门茶叶改良场任技术员,专搞祁红初精制实验工作。该场先后由日德购进大型红茶初制揉茶机和烘干机两种,以供机制红茶实验示范推广之用,提高祁红质量。”
1938年9月中旬,中茶公司派冯绍裘、范和钧到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冯绍裘被分到顺宁(今凤庆县),即在凤山茶园试采芽叶5千克,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各500克,样寄香港茶市,被誉为中国红、红茶之上品,滇红由此诞生。1939年3月他开始筹建顺宁实验茶厂,边筹建边投产,采用宁红机制红茶技艺,当年试制17.4吨,定名为“云红”(后取名“滇红”),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设在香港的富华公司销往伦敦,产品因“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获得伦敦市场茶师的高度赞赏。优异的产品品质引起了国际茶叶市场的震动。
滇红采用机制宁红的技艺,其味道有些宁红的影子,所不同的是,滇红是条索状的工夫红茶,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冯绍裘也被誉为“滇红之父”。
“孚钉”是浮红一批一级工夫的“大面”,是1953年,中苏茶叶贸易最早确认的浮红上级,是有价值的历史品牌,是浮梁红茶精品,受到中国茶业公司和上海口岸公司的高度好评,为苏联国家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祁红珍品。
“孚钉”主创人是修水的黄崇焘和林润山。
黄崇焘,修水桃里人,1953年从修水茶厂调浮梁茶厂(景德镇茶厂前身)任技术总指导(监制),携高级技工林润山等人首创“孚钉”,黄崇焘同时兼任浮北严台站站长,主持收购毛茶三改提质实验,取得突破,全站毛茶品质优良,为“孚钉”提供了重要原料。
2014年4月15日大江网·景德镇频道以《浮梁“孚钉”重出江湖 江西红茶迎来希望》为题报道:1953年,茶界泰斗黄崇焘领着一批人,在浮梁茶厂开始研制优质的浮梁高山红茶,以期与祁红一较高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加之浮梁优越的自然环境,一个崭新的浮梁高山红茶——“孚钉”问世了。
林润山,1953年与黄崇焘一同调浮梁茶厂研制红茶,是浮梁高速开辟大面积茶园、建立一流茶场的组织指挥者。1953—1970年,浮梁茶叶经历了一个较大发展时期,林润山主张引进一大批宁州种茶籽在新建的茶场中种植。为“孚钉”提供了优质原料。
《修水茶厂志》记载,1951年7月23日修水茶厂代宁茶公司西南办事处聘请制茶技工张明轩、梁佩我、樊文安、胡尔发、袁长仁、王海清、朱海帆、李应轩、周庆宝等十名茶师前往四川重庆,8月14日来电,安抵重庆茶厂,开始创制川红。
以上史料可以洞见宁红工夫茶技艺传播之广而远,修水不愧为工夫红茶的故乡,宁红是中国工夫红茶的母本。近两百年来影响久远,就是在今天仍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历史占有重要位置。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