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曾名德化。自古以来,官重教化,民尚耕读,以教化德,文风蔚起。在科举时代,这里的读书人靠苦读求得功名,不仅有过“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的佳话,也出过文韬武略,文武兼备的双科状元。南唐中主李璟保大年间的大比,伍乔,就是以德化籍士子的身份,从这里出发,一举成名,荣登榜首,高中文状元。
民间传说,德化上空,斗柄高照,文昌当头,是方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上吉之地。在伍乔登科之时,曾有一颗巨星格外璀璨,闪烁于文昌一宿之间。伍乔考取状元之后,人们就口口相传把这颗巨星叫“伍乔星”。多少年,多少代,特别是每逢盛夏乘凉之夜,星汉灿烂,牛女相望。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总会指着当空的斗柄星群告诉学童说,那颗最亮,最耀眼的星就是“伍乔星”。今后,只要你们像伍乔一样用功苦读,那星光也会落在你们的身上,将来你们也能考取状元!
有关状元伍乔与伍乔星的传说,在方志史书中也有稽可查。《江西历代进士总名录》中,南唐中主朝(943-961)进士伍乔,就明确归录在“德化籍”的名下。清同治年间编修的《德化县志·文苑》章中也录入了“伍乔星”的记载:伍乔,读书庐山白鹿洞。苦节力学。一夕,见人掌自牖中入,有“读易”二字。因取《易》索隐探赜。时,浮屠夜梦天有大星,芒色甚异。旁一人指之曰:此伍乔星也!觉而访乔,厚资奉之。使之金陵举进士。方志所述用现代话来说,伍乔在庐山白鹿洞国学读书,攻读刻苦。一天傍晚,他突然发现有一只手从窗外伸进来,掌心上写着“读易”二字。于是,他在钻研《易经》上探赜索隐,尤为苦下功夫。当时,有一位高僧梦见天上出现一颗巨星,光芒夺目。旁边有人告诉他,这就是伍乔星。一梦醒来,高僧还真的访到了庐山国学馆有叫伍乔的应梦学员。高僧见伍乔苦读寒窗,专心致志,不仅褒扬有加,还倾囊相助,资助他进京赴考。
“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苍洲在,应为初心未归时。”这是伍乔于保大十二年(954年)在赴金陵(今南京)赶考途中所作的《冬日道中》诗句。当时交通不发达,从德化到金陵,山高水长,千里迢迢。旅途满目苍凉,路绝人稀,危机四伏,只有与瘦童羸马相依为伴。从诗的意境之中,可以得见伍乔不仅在攻读科举中非常刻苦,在赶考途中也是跋山涉水,一路艰辛。
功夫不负有心人,伍乔苦读寒窗,终于一举成名。尤其是得益于“读易”的启示,加上多年以来力学诗词的功底,会试入围虽名列第三,但主考官览过杰作后即大为惊叹,从初定的第三名,跃居第一名。在殿试中凭着他的《八卦赋》,不仅得到宗师大人的首肯,本来文学造诣高深的中主李璟对伍乔的神授之作也是赞赏有加,并降旨勒文碑石,立于国门。
《南唐书》对伍乔从会试中的第三位,跃居第一,殿试又荣登榜首的经过记述得较为详尽:“……中选者,主司必延之升堂,置酒。时有宋贞观者,首就坐,张洎绩至,主司览其文,揖贞观南坐,引洎坐于西。酒至数行,乔始上卷,主司叹其杰作,乃徏贞观处席北,洎处席南,以乔居宾席。又复考榜出,乔果为首,洎、贞观次之。时,称主司精于衡鉴。元宗亦大爱乔文,命勒石,以为永式”。从上述史料记载可知,在会试中,初选的三位佼佼者,第一位是宋贞观,第二位是张洎,姗姗来迟的伍乔名列第三。可是,当主考官阅过伍乔的试卷之后,立刻被伍乔的杰作所打动,将南坐的宋贞观改坐席北,将西坐的张洎改坐为席南,伍乔后来居上,引居于主宾席。古人席位以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之,西向为侍席。也就是说,主考官阅过伍乔的考卷之后,即将第三位入围的伍乔列为第一,第二位入围的张洎列于第一位入围宋贞观之前,宋贞观退居为第三。殿试公榜,伍乔果真高中状元,张洎为榜眼,宋贞观为探花。伍乔在会试中夺得第一,在殿试中又荣登榜首。古时,人们常把会试第一名的贡士,称作会元;把殿试第一名的进士,称作状元。在科举时代,能考取进士的,已属是万人挑一,超群拔类的佼佼者,而连中会元状元,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在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确为难得一遇的凤毛麟角。
伍乔苦节力学,瘦童羸马,一路赶考,最终高中状元。虽然在三鼎甲中名列榜首,但是在仕途中并没有榜眼张洎受到中主李璟的眷宠。张洎官拜翰林学士时,他还在歙州(今属安徽,古徽州的前称)任通判,最终还是经张洎的推荐,才入朝为官,召为考功郎。
《南唐考功郎乔公传》就记录这段经历:“公讳乔,字仲迁,力学诗词,载历寒暑,尝有嬴童瘦马之叹。山中浮屠梦一大星,人曰:“伍乔星也!”既觉,访得公,浮屠倾资奉之。后举进士第一,试《画八卦赋》。公与张洎相友善,张为翰林,公为歙州倅。诗寄张公云:‘执事久参侯伯幕,梦魂常达帝王州。遥想玉堂多暇日,花边谁伴出城遊。’张言于上,召为考功郎”。
《乔公传》,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经筵侍讲学士孙爽所撰。孙爽也是科举出身,从县主簿做起,历任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翰林侍讲、兵部侍郎、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太子少傅等职。如此位高权重的人,以如此谦恭的姿态,亲自为前朝一个郎官立传,足见伍乔的嬴童瘦马之叹,力学诗词之功,在当时士大夫之间影响之大。其人品与文品,在伍乔身后,受到极大的尊重与推崇。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冷派,山寺云间峻峭峰。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松菊韵冷和钟。不知来此留题客,谁约重寻莲花踪?”这是存录在《九江县志》中伍乔《题西林水阁》的诗句。诗人以他独特的视角,素雅的色调,清新的语言,从寺槛的苔花,到云间的峻峰,由近及远,勾勒出了一幅幽静别致的西林寺水阁图。那翠竹苔花,亭台水阁,寒光冷钟,老松菊韵……处处有诗,处处入画,亦诗亦画,情景交融。称之为名家传世杰作,实不为过。
景以诗名,诗以景传。不知是西林水阁之胜,让人们记住了伍乔的题阁诗,还是伍乔的那首传世之作题阁诗,使西林水阁之胜名扬天下。伍乔《题西林水阁》之后,西林水阁也成了文人墨客竞相吟咏,酬答唱和的对象:“方桥匼匝小于亭,山色倾江滃滃青。雨里芭蕉怜画扇,花间鹦鹉惜金屏。谁传鸿宝中篇术,自写黄庭外景经。练水东头三十里,何人识得伍乔星?”这是元人郭翼所作的水阁书事诗。如果说,伍乔给后人定格了一幅萧疏清雅的秋天西林寺水阁图,那么,郭翼给后人留下的则是一幅雨中水阁,春意盎然的山水画卷。
千百年以来,从南唐,历经两宋,到了元代,直至现在,西林水阁不因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或存或废被抹淡遗忘,人们踏上斗柄下的这片土地,就记起了西林水阁,记想了文状元伍乔,记起了练水东头三十里的上空,那颗芒色甚异的伍乔星。文状元与伍乔星,早已融于一体,成了这方水土,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拼搏进取的象征与标志!
(刘为珍)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