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木铎金声

2023-12-18 19:02: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502

木铎金声

■ 黄爱和

应微信群里朋友之荐,看了一场“木铎之心”的手札展。让我惊诧不已的是,手札展的主角是个老学究陶今雁先生。这个名字对今天的大多人来说也许陌生,但于我而言,却是久沐其露久浴其光的诗文前贤。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村友以一本《唐诗三百首详注》诱惑我,我一看作者名字为陶今雁,觉得名字好听,便以刘逸生的《唐诗小札》一书置换数月。细读下来,我与村友的诗文启蒙均拜二书所赐。可惜的是,后来我专门买了一本陶先生的唐诗注本,未及细读就被其他的版本所冲淡了,直至几次搬家,再也找不到当年的书。所幸的是,我因出版新书出入出版社,又一次得到了陶先生的新版书,如此多次来来往往,也算是有些缘分了吧。

这次观展是我意料之外的收获。一是我正好客居南昌,闲暇无事。二是寻找反复,尽管荐友为我办好了报备登记,当我驱车进入校园,还是有些懵圈,在不断地向同学问路,最后还是一位正在读书的同学主动带路才找到场馆。馆内锈迹斑斑,有些积尘,也许是久旷无人,显出一种秋后的萧瑟,好在有一个写明“木铎之心”的路牌指引着方向。二楼上的回环走廊同样是空寂无人,沿途所往,有一种逆时而溯的错愕,透过长长走廊过道,我进入了怎样一个时代。

在陶先生的师友关系导图下,我似乎找到了通往那个世纪一个传统文化学者的心灵密码,沿着这条荒寒独僻的幽径,感受到在不远的前后,一个背影摇着木铎,步履蹒跚。以毛笔为杖,以书迹为履,以文字为声。时而长袖阔舞,大江东去;时而杨柳春风,涓涓细流。时而上溯千年,指点秦疆汉土;时而遥感时岁,面晤唐宋风骚。更多的时候,又左顾右盼,关注起身边的事,眼前的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诗书词曲,文史地哲,彩练当空,五彩斑斓,激扬文字,笔走龙蛇。

你看,统一丰功百代扬,帝基万世塌苍黄。焚书极尽愚民策,陈涉何曾进学堂。一首《秦始皇》指出了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也给后来者上了一课。凯旋钜鹿秦军溃,进入咸阳火乱飞。不守关中归故土,汉中偏养沛公肥。项羽哦,你不守关中,让别人占了先机,成了你一生的痛,无尽的憾。在这样的世界里,陶先生纵横捭阖,笔底波澜。

据说陶先生为渊明之后,一生孜孜以学,教授著述之余,暇好吟咏,崇尚高士名贤。陶博吾先生有一联“养浩然正气,师羲皇上人”赠他。也许是陶姓诗人间的心有灵犀与默契,博吾老人不仅书法写得率性天真,联语更是英雄相惜,宝剑佳人。从今雁先生的诗集以《雪鸿集》《秋雁集》《寒梅集》为集名,足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的诗性与诗境的高格。我虽没有完整阅读先生所有的诗作,从展示的有限诗稿中,我更喜欢诗人与同校另一位教授诗人胡守仁先生之间的酬唱。也许是职业所成朝夕相处,也许是彼此性情相投互相理解,相诉起来,互为知音。陶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详注》再版三版或新的诗集出版,胡先生都要写诗相贺,陶先生分赠朋友送来的荔枝,胡先生更要吟出长咏致以谢忱。诗来书往,完整构成了那个情真意恳,知音难觅,古风不尽的高人雅士所特有的旧时岁月。

诗律同研讨,瞬将五十年。斯人常猛进,侪辈共归妍。一册雪鸿集,先贤薪火传。老夫退三舍,不翅逆风船。

——题陶今雁教授《雪鸿集》

雪鸿已传世,秋雁又完编。两集成联璧,诗名罕比肩。闭门常拥鼻,琢句欲忘眠。我亦耽吟咏,笔端无此妍。

——今雁教授《秋雁集》继《雪鸿集》之后又将问世赋赠一律即希吟正

陶先生更是深情流露,互答不尽。

戊寅仲冬《秋雁集》面世,即登门呈赠,蒙速以瑶章见惠,奖饰太过,因以长句为报。

青蓝亭畔柳婆娑,大好时光病里过。卌载有缘师永叔,一生何敢望东坡。深惭下里巴人曲,翻贶阳春白雪歌。夫子不嫌长指点,他年庶可少乖讹。

——奉酬修人师

诗人间的互酬互唱,洋溢着彼此的真情诗性。现在读来,更感当年素朴风醇。胡先生岁已年长,提笔作书更是一笔一画,认认真真,颇见唐人风骨;陶先生作书,更多的是,以宋人笔意,写自家情怀,或行或草,或断或连,无不见诗家情趣,学者风范。

老实说,我是第一次见到陶先生的书法,让我震惊的是,学人作书,沉淀内修,不以新奇豪特取悦于世,而以人品学问内外兼修,更见其沉着凝练,气定神闲。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民国时期几位国学大师的书法,就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几位,细看他们的书法,尽管他们谁也不是以书名世,但见识卓越,学问丰厚,作起书来,自然目下无尘,笔下生风。陶先生的书法以二王为正宗,多以中锋用笔,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正好是对当下书风的一种警醒,去躁积沉,去浮积厚。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好做人。其诗更在诗外,把平常的日子,平凡的生活,活成诗性的意境,动如夏花之灿烂,静若秋菊之落英,古风尽显,古意盎然。人生高格,莫过于此!

如果不是同学来电话相催,我肯定还会继续看下去。整个展馆除两个学生在门口值班,就我一个观众,我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末尾仍折回来重读一遍叶青先生所作的序文。我沉浸在书展所营造的环境中不能自拔,我喜欢这样的环境与意境,更仰羡那个时代的严谨治学态度与简单朴拙的人际关系。

感谢书展的策划方,让我做了一次短程的逆时旅行,哪怕是暂时挣脱眼前的喧嚣与嘈杂,沉浸在曾经的岁月里而顾首徜徉。那些隐约的背影,是那样熟悉又陌生,我想伸出手去,抓住点什么,除了内心的呼唤与挽留外,我满身苍凉。时光如川,斯人如梦,他们渐行渐远,不时摇着的木铎金铃之声,隐隐传来,在周边荡漾,寂寞且悠长!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