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追求“白衣理想”,做患者心灵的“摆渡人”

2024-03-20 09:26:00   
浏览量 82631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等因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心身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国内发病率约为30%。”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九江市老年医院副院长黄平,谈到心理疾病的发展趋势,温文儒雅的他表情变得直言正色。

17874ffdd893d1d388dbce14af641d5.jpg

医生,是白衣将军,是挥舞着翅膀的使者。但精神学科医生,在“俗世间”没有太多的光环。也许是因他们不需要挥动拿着手术刀的绣花手……。可是有多少人看到,他们将专业语言化作“手术刀”,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倾听,并用专业的语言修复患者的心灵;他们不畏受伤的可能性,为重型精神病患者面对面带来安抚和精神慰藉;他们通宵达旦,记录着患者的每一个表情、治疗后的每一个变化;他们……

庆幸的是,在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渐渐了解到,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没有什么特殊性。社会各界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心理疾病的危害,意识到精神卫生学科对百姓生命健康的保驾护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今天,我们看到一群以医道的大爱精神为初衷的白衣天使,不畏惧“世俗眼光”,将一生投入到精神卫生学科,成为精神科医生。黄平就是其中一位,30余年的坚持不懈,让他从一名普通精神科医生成长为全省优秀医生、九江市 “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一路上的累累硕果如同繁星点点,照耀了浩瀚银河,守护在夜空中行走的心理疾病患者。

说起为何从医,黄平笑了笑:“当时想法很简单,能成为医生是件很骄傲的事!”80年代的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黄平凭借着实力顺利打开学医的大门。只是看着厚厚的新书一本又一本垒在桌上,黄平才意识到学医将会很辛苦。“努力”和“好学”,仿佛是刻在黄平基因里的元素。尽管课程繁多,要背的概念多如牛毛,没有尽头,但黄平乐在其中。

对于学子来说,求学的路上若能遇到良师,那是多么的幸运!大二时,黄平遇到一位以严谨出名导师俞教授,虽然只是教基础医学,但他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较深的学术造诣,让黄平了解到探索医学未知,永无止境。这也为日后,黄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精神学科带头人奠定了基础。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时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是国家包分配,但希望进入广阔的平台,也是关山阻隔。通过毕业考试成绩及整个大学总成绩的选拔,黄平以全校前五的优势被分配到福建省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恩师、同学、父母都在为黄平高兴时,黄平知道:是喜也是忧!“喜的是努力后的收获,直接分配到省级医院。忧的是,这所医院属于神经精神专科医院,我们大学学习的主要课程是内科、外科等,掌握精神病学的知识点不多。”想起当时的心情,黄平感叹着:“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是的,这是黄平和精神科大夫的美丽缘分。

968a4a530ab65298f29be01ed338502.jpg

1989年,黄平捧着1000多页厚的《精神病学》专著踏上火车,到千里之外的医院报到。在科室轮转中,黄平对精神学科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心理疾病”并不新鲜的词汇,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就提出: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损伤脏腑,致病,牵一发动全身。也就说,心理因素一定会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我的第一位病人还是花信年华的女孩子,因为感情失败患有双向情感障碍。”黄平陷入回忆:“她要么处在兴奋状态,言语滔滔不绝,要么处于低落状态,几乎不愿意开口,只是哭。”当时黄平心理一阵酸疼,女孩子的大好年华怎么能因为心理疾病受到影响。于是,黄平开始引导式倾听,并不断给予女孩在工作、生活中各种肯定,人本主义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两个星期以后,女孩心理得到恢复,并在一个月后出院。出院时,女孩灿烂的笑容让黄平觉得十分温暖。在后期的病情跟踪中,女孩没有复发,并重拾了属于自己的美满生活。渐渐地,黄平发现,成功救治一名心理疾病患者,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那个时候,社会的声音对精神疾病患者是不公平的,受牵连的不仅是患者,还有亲人!”说到这里,黄平哽咽了:“甚至朋友会用戏谑的方式,拿我的身份(精神疾病医生)开玩笑… …!”黄平心痛的不是自己,而是希望心理疾病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爱,心理疾病医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份伟大的事业当中,有更多的力量守护这些应该被守护的人!

敬佑生命,是白衣天使的信仰,也是仁医良医的精神支撑。医者贵有仁术,更贵有仁心。于是,黄平更加努力钻研医学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医学理念、紧跟医学前沿,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用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患,成为他们信赖的朋友,成为他们的港湾。

f39aaf2078439974abb02afda41594e.png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正当黄平工作蒸蒸日上,不仅得到百姓的认可,也在精神学科界崭露头角时,接到父母的电话,希望他能回家。听着医院和同事们的挽留,看着一幅前程似锦的画面,黄平依然坚定地选择踏上回家的火车。“最好的孝顺莫过于陪伴。”黄平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家乡,更需要我们精神学科的推动!”

1992年,黄平进入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第一天上班,黄平就接收转来的15个治疗难度较高的病人:癫痫性精神病、慢性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其中有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患有十多年的癫痫,大脑皮层前额叶受损,出现人格改变及精神病症状,他也算是五医院的“老病友”。黄平连夜将病人多年的病情、治疗方法、每一次治疗后的反应等等仔细分析,第二日和病人及病人家属耐心细心地沟通后,立刻制定治疗方案。一个月后,病人病情稳定,不再出现行为紊乱、无故发脾气等行为,和所有人可以正常沟通。病人的父亲握着黄平医生的手,眼中是泪水,嘴角颤抖却说不出一句话。黄平内心懂得这位父亲此时的百感交集:十多年了,病人的心理疾病得到恢复,一个家庭的生活也终于可以恢复正常!

aeb15b44f7f5997ae0cd59ca7af69a7.png

精神学科如同神秘浩瀚的海洋,太多未知的答案。“精神学科的发展,不能仅限于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经验积累,更需要跨学科探索精神疾病病因、病机及其更有效防治措施。”黄平坚定地说着。所以,除了每日诊治病人,黄平还在不断地探索精神学科的未知奥秘。1999年,黄平撰写《54例癫痫性人格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血清、血浆、红细胞内氯氮平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两篇论文发表,对年轻精神专科医生有一定启迪作用。这让黄平进一步感受到了科研的重要。

只是学海无边,书囊无底。“精神学科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医生的学习是无终止的。”黄平深知这个道理。2000年2月,他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定医院进修精神卫生专业,在这里他遇到了从医生涯中第二重要的人——王传跃博士。如果前面的篇章是黄平和精神科医生的美好缘分,这一次可谓是命运注定黄平成为精神学科的带头人。王博士在精神科学术界威名远播,专科基本功底深厚、知识储备量非常扎实,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大课题。黄平除了每天坚持临床实践,还非常幸运地充当起王博士的助手,一起参与学术研究。日子很辛苦,时间也过得很快,黄平的内心却是充实幸福的,因为收获满满。黄平的整个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得到系统提升,特别是对精神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知识掌握有了质的提高。“比如躯体疾病会导致精神障碍,心理疾病也会引发躯体疾病,更多的是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出现躯体共病,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说起专业,黄平的眼中绽放着光芒:“所以,精神科医生首先是医生,然后才是精神科医生!”

2002年,黄平成为精神科主任,带领团队一起为精神学科的发展负重前行。2010年,黄平凭借综合实力提升为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尽管角色不断变化,可黄平在第一线门诊治疗、学术研究、外出学习一直未曾停止。2016年12月,《中华精神科杂志》第49卷第6期,刊登黄平的《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分析》获得精神学科界的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第42卷第8期发表《奥氮平连续处理后大鼠中缝背核组织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更是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5-羟色胺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理论。黄平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对病人有利,只要对学科进步有利,我们就要去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0年,是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意义重大的一年,也是为黄平的“白衣理想”展翅的一年。同年5月,朱晶同志带着新的思想、新的规划来到这里,吹起嘹亮号角,让医院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无论是从医院的发展、还是病人的角度,包括对学科的推展,能遇到一位高瞻远瞩,大刀阔斧的领航者,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说到这,黄平看着窗外的阳光,是金色的希望。

三年时光如梭,黄平和团队在朱晶书记的带领下众志成城,砥砺前行,获得“三春晖”。医院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排名第一;实现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大跨越;组建六大学科专科,快速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老年医院,全省率先实施智慧楼宇建设,全省率先在精神、心理、老年治疗领域开展中医非药物治疗;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国家首批“记忆障碍防治中心”建设单位;“成本时代”医院要善用DRG工具为题被《健康报》医保专刊进行典型推广;带检患者约9800人次;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回访患者人数2800余人……一个个荣誉,一个个数据,让黄平感动,让五医院人自豪,让社会各界对五医院有了新的认识。 “五医院不再是被一些人拿来开玩笑的戏谑词,而是百姓口口相传‘好看病,看好病’的多元化医院。”黄平感触颇深地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子女更愿意把多病父母交给我们老年医院,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心理压力得到舒缓,五院医务人员为他们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1b97d25319d866cad01aabd5bfc9c00.png

医学的发展无止境,精神科学科作为医学浓墨重彩的一笔,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将在远见卓识的领导运筹帷幄下,奋勇前行。“有这样的‘舵手’,相信将会吸引更多人将用一生守护百姓的身心健康。”这是黄平作为精神学科带头人最大的希望!

冯莞乔  记者:曹玉婷  柳飘蕙/文   邓晨瑞/视频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