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答卷:“95后”村支书的乡村振兴路

2024-04-19 18:22:17   掌中九江
浏览量 29090

春天的答卷

付鹤鸣

开篇

眼前那片玉米地被夜光调成暗色后,远山便退到了十里外。新建的农机大棚有些惹眼,在被夜色湮没前,红霞已将它抹了些彩,不是几行鸟影,不是一声牛哞,不是有个游客举着手机在拍抖音,那个剪影就不可能被潺潺的溪水传到远方。  

这是藏在幕阜山皱褶里的吴湾村。

吴湾村人口1886人,耕地面积1813亩,村里没有什么产业,还负债,村民主要靠种水稻确保粮食自给,还种些玉米,又无销路,也卖不起价,只能用作饲料,面对“黄豆年年黄,绿豆年年绿”的日子,村民很是无奈。

好在村里换届,全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龚循梁走马上任了。1995年出生的他,可谓是个懵懂娃,能带领村民致富?村民们心里也存疑。

没想到,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他,仅用三年时间,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并被评为武宁县优秀共产党员,当选县人大代表,还被村民称为“农机书记”。

一颗玉米闯市场

船滩镇在民国时期被誉为“小汉口”,是武宁县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个大镇,境内山奇水美,古迹遗存星罗棋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又是县上的农业大镇。

怎样才能增加村集体及村民的收入呢?这是龚循梁刚当上村支书时思考最多的问题。发展养殖业,投入大,风险大,技术性强,村民也不敢盲目投资。再是村民种的玉米面积不是很大,产量不高,品种需要更新。如能脚踏实地,在传统种植上找到突破口,最易让村民接受。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他在陪家人逛超市时,看到菜摊前挤了不少人买玉米,一问,才得知他们买的是水果玉米。这种水果玉米从外观看,与普通玉米并没有什么区别,翠绿的外皮,金黄的玉须,但这种水果玉米比普通玉米色泽更好看,颗粒更饱满、鲜嫩,青棒阶段汁多、质脆而甜,薄薄的表皮一咬就破,汁液清香,生吃熟吃都特别甜、特别脆,像水果一样,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且价钱也比普通玉米贵,是欧美、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主要蔬菜之一。更让他激动的,是这种水果玉米供不应求,超市里经常断货。龚循梁如获至宝,立即与县上农业部门联系,得到了种植技术保障,后又通过电商平台找到了销路。为解决村里玉米种植面积过小,产量不多的问题,他又到田地相连的白沙、船滩、吴湾等几个村走访,得知这些村的村民都有种植玉米的传统,龚循梁心里就有了底,决定带领他们共同致富,首次种植面积70多亩,解决了部分脱贫户以及周边普通农户就业的问题,第一年就采收水果玉米八万多斤,全部销往长沙、合肥、南京的蔬菜批发市场,销售价格在1.4-2元/斤(包外壳),为农民增收十多万元,累计发放工资四万余元,今年,他又联合10个村种水果玉米1000亩,目前已全部移栽完毕。去年5月30日,武宁县委书记洪碧霞到该村视察,看到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新农村处处都有新气象,幸福感写在每个村民的脸上,洪书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农机奏响乡村振兴曲

吴湾村田畴沃野养眼,村舍依山傍水,千百年男耕女织,是镇上的传统农业村。责任制实行后,村里几个种粮户购买了小型农机具,但不能形成规模,传统的耕作方式还在,落后仍是村里的代名词。

怎样才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呢?一有空,龚循梁就钻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了解到国家有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利好政策,眼见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或创业,而农业机械化就成了村民的首选,这让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他,脑中灵光一闪,何不成立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农机服务来带动乡村振兴,而机械正是他的特长,如果能购进一批大型农业机械,一定有大规模的作业空间。他可以利用所学,为乡亲们开辟一条致富路。通过走访和市场调查,他决定在村里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并争取了上级扶持资金八十万元,采购联合收割机两台,拖拉机两台,以及悬挂拖拉机配件秸秆粉碎机两台,开沟机两台,旋耕机两台,大疆T60撒药无人机一台,还建成200多平方米的农机大棚一个。虽然他是学机械的,之前也没有开过农机,没摸过这铁疙瘩,只能先当学徒,试着从驾驶拖拉机开始。好在他有理论基础,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熟练地掌握了拖拉机的驾驶技能,但到了学习收割机时却怎么都学不会。“收割机体型庞大,而且报纸新闻有报道,说这里那里发生了侧翻事故,当时心里很害怕。”为了克服内心的恐惧,他试着在乡间道路上驾驶,然后再下田操作,如此反复,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才把这台大家伙征服。可光会开农机还不行,还得会修理。为这,拥有农机的船滩村种田大户周晚生、白沙村种田大户陈德龙成了他的座上宾,遇到问题就虚心请教,拜他们为师。“去年秋收时节,村里一台大型收割机‘罢工’,把合作社里的老师傅急坏了,厂家说上门维修,可时间不等人呀!龚循梁只好与厂家视频连线,根据厂方指引找到症结,原来是收割机的喷油嘴损坏了。于是,他拿出机器构造图,对照着一一拆解,弯腰、侧身、低头、下蹲、平躺,反复操作,一共拆下30多个零部件,把坏的部件换新,旧的清洗,整整忙了3天才修好。如今,他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农机专家,连邻村农机户碰到‘疑难杂症’,都要请他去‘会诊’。”镇宣传干事戴金丽说。

龚循梁告诉笔者,吴湾村农机合作社运行一年多,服务涉及船滩、甫田、上汤等几个乡镇,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7万余元,纯收入达8万多元。而他晒脱了皮,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茧,看到村里收入越来越多,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调解纠纷显身手

吴湾村与易溪村、上汤乡梅溪村田地相连,梅溪水与易溪水汇成一条河,一路欢唱穿境而过,两岸田畴载绿,人烟辐辏,村民结亲往来,一向和睦友好。

几个月前,梅溪村一位七十多岁的村民徐家兰,他家有块田在吴湾村一村民的房子旁边,而房子旁边有两口水塘,他的田地主要靠这两口水塘浇灌,因水塘蓄水不多,剩下的水又被人放干。徐家兰一着急,就与他人吵了起来,随后还拄着拐棍找到吴湾村委会,正好龚循梁有事在村里还没出门,他稳住老人的情绪,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见这个老人急着要水浇庄稼,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叫这位老人先回家,说问题包在他身上。在场的其他村干部不知他有啥好办法,还以为他有意要支开老人家呢!

“不就是水吗?如果要评理,不但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问题,搞得不好还会让双方更生气。还不如帮他浇上水,浇上了水,老人也就不急了。”看到同事都用异样的目光审视着他,他说完他就骑上车,不到五分钟,他就赶到了沙坪,在二组组长家里借了一台抽水机,同时还借来一大卷塑料管,也没请人帮忙,独自将抽水机搬到田里。抽水机有些重,他有的是力气; 水管有些长,他用操作农机时磨起了茧的双手把水管从田里一路铺到梅溪河。听到抽水机“突突突” 的声响,看到白花花的水流进了自家的田,徐家兰老人心里的气顺了。而他,沾了一身泥,汗湿了衣服,前后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将那块田的水抽满。一起用水纠纷,就这样轻巧地被他化解了。事后,这位78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将一面写着“百姓父母官,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他手上。

尾声

“没有比春天更有生机的季节,没有比实干更奏效的良方”。作为武宁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龚循梁正奋力奔跑在春天里,用实干之笔写下了春天的答卷。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