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江州父母官李渤的如烛情怀

2024-07-28 08:19:09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855


江州父母官李渤的如烛情怀

■ 阿 詹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李白(701年~762年)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已流传千百年。诗仙将白鹿神化为自己的坐骑,期望骑着它云游四方,远离尘俗的烦扰。不料晚年却遭遇了“安史之乱”。这场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李白去世十年后,祖籍同为陇西成纪的李渤(772年~831年)出生了。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据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李白为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京兆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渤为十三房支申公房李发之后。血脉亲情加上李白的声名,李渤幼时必背的课文里一定有李白的诗,诗中的白鹿或许早已入驻这位翩翩少年的心中,成了挥之不去的念想。

唐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李渤同二哥李涉来到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盖了几间茅屋,隐居读书修道。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小心愿”了,李渤初来乍到便驯养了一只白鹿。这鹿颇通人性,与李渤“出入相随”,还能独自去集镇“挂角沽酒”、购纸买墨。山人啧啧称奇。故此将李渤称作“白鹿先生”,所居之处也被称作“白鹿洞”。

不过另有观点认为,白鹿洞地名可能在李渤来之前早已有之。古籍《叙异记》有载:“鹿千年化为仓,又五百年化为白。”在某种程度上,白鹿已成为一种历史图腾文化。道教奉其为瑞兽,洞天则是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据《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载:“白鹿先生姓李名渤,字浚之,时隐庐山,因所居洞为号,后任江州刺史。”表明“白鹿先生李渤”因“白鹿洞”而得名,而非“白鹿洞”因“白鹿先生李渤”而得名。这种说法目前看来似乎可信。

被时人称作“李万卷”的李渤博学多才,在庐山隐居期间,作有七言诗《喜弟淑再至为长歌》流传后世,诗中有云:“庐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万尺。社榜长题高士名,食堂每记云山迹……”得暇他会悠游于山水林泉之中,遍访名胜古迹。贞元十四年(798年),李渤曾到湖口石钟山,以“白鹿先生”署名写下了《辨石钟山记》。后引起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兴趣,特来石钟山实地考证并写下了《石钟山记》。

唐朝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的时代,除佛教文化极为兴盛外,道教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唐朝皇室自称老子后裔,历代唐帝都十分尊崇道教。受此影响,李渤也热衷于道教。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渤在白鹿洞栖真堂潜心编撰了《真系》一书,将当时的道教史重写,对谱系进行重排,依序记述了自东晋杨羲至唐李含光等十位名道的事迹,并将陆修静列为道经传授第七世,而将自己视为李含光以下第十四代传人。《真系》收录于《云笈七签》卷五中。此外他还专门为古代有高尚德行而又隐居不仕的高士,如楚接舆、老莱子、黔娄先生、于陵子、王儒仲、梁鸿六人画像赞誉其德行,且用来作为自己的榜样。

据《新唐书·李渤传》记载:渤,无意仕途,刻志于学。李渤兄弟在白鹿洞饱读诗书,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士子多次慕名前来求学。兄弟俩便在此开堂讲学,这或许是白鹿洞书院的雏形。不久,江州的士子又请兄弟俩到城里授徒,讲学地点在九江古城东。元和初年(806年),李渤的贤名传到京城,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及河南令轮番荐举,朝廷“诏以左拾遗召”,李渤托疾不往。彼时政局动荡,跟许多文化人一样,李渤兄弟认为官场既无奈又无趣,不如远离尘嚣独善其身。

韩愈(768年~824年)此时担任国家最高学府分管教学的官员即国子监博士,李渤曾向他学习古文,算是韩门弟子。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倡导儒学复兴,认为文化人应该积极入世,为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听说李渤不肯出仕,韩愈并没以老师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予以规劝,而是以朋友的口吻给他写了一封信——《遗李渤书》(即《与少室李拾遗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劝他出山。老师诚恳且颇具说服力的言辞,最终打动了他。

元和初年,34岁的李渤出仕从政,先后任过著作郎、右补阙、库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在仕途的起起伏伏中,李渤被锻造成中兴唐室的名臣,这与他早期在白鹿洞的苦读研修是分不开的。

长庆元年(821年)盛夏,李渤在虔州(赣州)百姓的万般不舍中,由虔州刺史调任为江州刺史。再度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李渤却感到异常陌生。城南波光点点犹如满天星光的景星湖(也称南门湖)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草烂泥塘。时逢大旱,这里的田地龟裂,禾苗枯黄,百姓苦不堪言。爱民如子的李刺史心如刀割。听说紫极宫的菩萨很灵,他来不及多想,放下行李便亲往庙里求神祈雨。

一天,李渤刚从烈日下巡视回府,便被衣衫褴褛的老农围住哭诉。原来朝廷管理财政的官员张叔平,不顾百姓疾苦,竟说贞元二年(786年)逃户欠款4401贯。他一听气愤难耐,立即上书陈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顷”,还要征收30多年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实在负担不了。并在书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在李渤的一再恳求下,穆宗终于下诏说:“江州所奏,实为恳诚,若不宽容,必难安顿。所陈述的积年欠税一并免去。”

看到濒临绝境的灾民因债务免除露出久违的笑容,李刺史内心稍感慰藉。他每天照常早出晚归,去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体察民情。当时的江州,从南门出城,便是南门湖,到对岸必须绕一大圈。为让百姓行走方便,他四处募集款项、组织人力,在南门湖中修筑堤坝,并在堤上建桥安闸,控制调节水位,同时兼顾农田灌溉。因为周召公爱民如子,常在甘棠树下现场办公,解民疾苦,后人便用“甘棠”二字赞颂有功德贤能的官员。江州人把李渤比之“召公”,将新建的堤命名为李公堤,堤上的桥命名为思贤桥,景星湖易名为甘棠湖。

据考,有部分史料证实南门堤(又叫小坝)为明末清初的司李胡宗虞所筑,李渤修的是现庐山路的“新坝”(又名甘棠湖堤),但民众却并不“较真”,依旧习惯将小坝称作“李公堤”。2003年,有关部门正式将南门堤命名为“李公堤”。2006年“李公堤”被评为九江市城区“十大经典”地名之一。

如今甘棠湖和南门湖之间的李公堤四季皆景,已成为九江的“城市名片”,吸引着全国的网红前来打卡。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江州是诗人获取灵感的绝佳之地。786年,李渤来白鹿洞读书时,江州地界的父母官是人称“韦江州”的大诗人韦应物。他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此刻正名噪一时。821年,李渤到任江州刺史时,“诗王”白居易卸任江州司马不到三年。其任上所写的《琵琶行》正风行大江南北。诗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句透露出的哀凉、怅惘也曾触动李渤的心绪。相较于韦应物、白居易留给浔城的诗文名篇不同,李刺史带给浔城的,是无形的读书风气以及影响深远的书院。正如九江学院李宁宁教授所言,李渤客观上塑造了浔阳城“宜居”与“宜学”的文化品格。

李渤出生于一个重视教育的显赫世家。先祖系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李发。祖父李玄珪,曾任卫尉寺主簿。父亲李钧,曾任殿中侍御史。李渤早年虽无意仕途,却丝毫未放松在学业上的勤奋努力,终成大器。

在江州执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亦儒亦道的李刺史深知“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做了江州刺史后,李渤对自己15年前隐居读书之地念念不忘,在此创建台榭楼阁,环以流水,种上花木,使之成为远离闹市的读书胜地。昌盛千年的白鹿洞书院文脉由此萌发。

鼎盛时期,书院先后集聚了李善道、朱熹、陆九渊、李梦阳、王守仁等大儒先贤,培养出了3名状元伍乔、刘式、戴衢亨,102名进士以及无数的举人秀才。宋末宰相、民族英雄江万里,宋末兵部尚书余玠,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等,都曾求学于此,被称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历代文人学子景仰的“圣域贤关”。李渤被尊崇为白鹿洞书院的开山祖。

他热心办学,乐此不疲,除拨款修葺白鹿洞书院,还建有景星书院和李渤书堂。《嘉靖九江府志》卷十:“景星书院,在郡治东……唐李渤长庆中刺史江州,因建书院,遂名景星。元末兵毁,今东岳庙是其故址。”“郡治东”,即九江老城东门口一带,今九江市171医院旁边尚有景星社区之名。景星书院存世时间较长,直至元末才毁于兵灾。

李渤书堂,位于江西德安,筑堂于山之坞(原固守保),为士子读书之处。清顺治德安县知县马士宏有《题李渤书堂》诗:“江州刺史有书堂,迤幽群峰绕夕阳。蝌蚪水田池漠漠,云烟鸟迹晚苍苍。当时白鹿高贤去,无恙青山古道长。父老何人知旧迹,担囊又问使君乡。”明嘉靖《九江府志》说李渤书院“久废基存”。目前已无基可寻。

除致力公众教育,李渤对子女教育也卓有成就。在调任江州刺史之前,李渤担任虔州刺史,次子李默(曾任海州刺史)随其赴任。此后李默一支在虔州定居了下来。据《李氏族谱》(清道光二十六年编)载,李渤先后娶了三位夫人。第一位乃当朝驸马张茂宗之女,没有生养。继娶的符氏、金氏两位夫人,先后为李渤生了9个儿女,8个儿子上了族谱,排行第七的女儿却留在了民间传说里,人称七姑,善用草药为人治病。白鹿洞书院曾有一座七姑庙,也叫七小姐庙,在独对亭对面的半山腰上,朱熹曾亲自题额。如今七姑庙只剩一个平台,默默地陪伴在白鹿洞书院身边。

在兴国县埠头乡凤岗村李氏家庙,一副“唐朝祖孙尚书府,宋代父子理学家”门联,将李默后人唐代兵部尚书李迈、宋代李潜“一门八进士”之家族荣耀彰显得豪迈如斯。在今赣州章贡区水东乡李老山,唐代就建有李渤公祠,历代不断维修或重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李渤后裔李老山人烧制专门的铭文砖重建李渤公祠。现该建筑物墙上仍存有这种特殊的铭文砖。直到今天,散落在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李渤后裔,依然拥向李老山祭拜李渤公祠,叙谈家族荣耀。

明正统三年(1438年),李渤同周敦颐、朱熹一起被合祀于“三贤祠”,供后人瞻仰纪念。

李渤一生“端方正直”。他不仅要求自己的行为、思想等方面严格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还希望并督促身旁的人都能如此,包括自己的父亲。据《旧唐书》记载,李渤少时,其父李钧“由于母亲亡故不按时行守丧之制,被流放到施州。李渤为此感到羞耻”,竟立志“不出仕”。

古代社会对于孝道非常重视。在儒家思想中,需要“丁忧”服丧,为去世父母守孝三年,以弘扬孝道。这是子女应尽的基本道德义务,李钧“犯此大错”,既受到了“以孝治天下”的朝廷的处罚,也让儿子们极为不满,直接导致了李渤兄弟小小年纪便远走庐山隐居苦读。

李渤的正直“火出了圈”。任左拾遗时“朝廷施政有得失,便奉寄奏疏进陈议论”,惹得皇帝极不高兴;任考功员外郎时,“不回避得到皇帝宠信的权臣,一概进行升官降职的考核评定”,得罪权臣被外放虔州刺史;任给事中时,为“崔发”案秉公直言,得罪皇帝近侍,被外放桂州刺史……

李渤屡遭贬斥,是不是已经心灰意冷?非也。《旧唐书》中说,李渤每“因言致祸、遭到排斥贬谪的境地,仍始终不停止发正论之言,以期纠正时弊。钦服名誉与节操的人们很推重他”。

都说耿直的人没朋友,却不尽然。“崔发”案发生后,宰相李逢吉、窦易直、李程等纷纷找机会向皇帝进言,最终结果差强人意,崔发释放,李渤也被征召为太子宾客回到京都。

李渤洋溢的才情使他的“刚直”看上去有些柔软。他在郁孤台留下的千古名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为赣州古城创造了第一个历史文化高点。他的“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让人触摸到了他澄澈的内心。他与年长他一岁的白居易交情甚笃,常携手相游,作诗互赠;他与张籍同拜于韩愈门下,二人为官清正廉洁,关心民生疾苦,使他们由同学进而成为知己。谁说耿直的人注定孤独?只是他的朋友圈,一般人看不到而已。


李渤在庐山隐居求学时,栖贤寺也是他常住的地方。担任江州“一把手”后,他新建寺宇,礼请智常禅师住持栖贤寺,从此一个颇含哲理、耐人寻味的故事便传扬开来。

一次,他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太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得下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莫不是在骗人?”

智常禅师双手合十,反问道:“人家说你涉猎书籍逾万,人称‘李万卷’,可有这回事?”

“那还有假?读书万卷怕是不止呢。”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都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微微一笑:“奇怪,我看你的脑袋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如何将万卷书放进去?莫非你也在骗人?”

李渤听罢,顿悟。

勤于思考,正直敢言的李渤;为官多年,造福一方的李渤;恪尽职守,为民请命的李渤;博学多识,热爱教育的李渤……九江文化学者吴圣林曾评价:“李渤的人格是多元的,他既是文化名人、诗人、学者,又是封建王朝的名臣,还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官贤吏。”

宋代文豪苏轼虽在《石钟山记》中“笑李渤之陋”,但到了甘棠湖畔却流连忘返,情不自禁为李渤赋诗:“读书匡庐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叶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有《白鹿洞》诗云:“李渤结庐后,绛帷开紫阳。经纶归性命,道德焕文章。剖析危微旨,从容礼法场。只今传鹿洞,几席有余香。”

《旧唐书》用“孤贞力行,操尚不苟合”,赞扬李渤品性端方正直,坚持操守,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新唐书》用“孤操自将,不苟合于世”,赞扬李渤坚守节操,自律甚严,不苟合于当世。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59岁的李渤逝于太子宾客任上,追赠礼部尚书。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在洛阳,在虔州(赣州)、江州(九江)和桂州(桂林),纪念他的故居和遗址颇多。仅在九江一地,除了前面提到的甘棠湖,甘棠湖堤、南门湖堤上的思贤桥,白鹿洞书院的先贤祠以及书院附近的栖贤寺外,还有烟水亭中的五贤阁。据说白鹿洞书院曾有一座李万卷墓,《舆地纪胜》卷二十五《南康军》有记载。《寰宇记》也有载:“(墓)在白鹿洞边,或云万卷即唐之李渤也。”据此推测,李渤去世后或葬在白鹿洞。白鹿洞书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发现或听说过有此墓,并介绍黄庭坚的舅舅李常(1027年~1090年)少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的白石庵读书,书房叫“李氏山房”,藏书达九千余卷,时人也称“李万卷”。李常刚正不阿,传奇一生,1090年被贬成都知府,赴任途中经陕西闤乡县境,暴病卒。

岁月久远,有关白鹿洞“李万卷”之墓相关记载,仅零星出现在以上史籍中。那么,“李万卷”墓主到底是谁,该墓在不在白鹿洞,尚无据可考。唯一可考的,是世世代代江州百姓对李渤的追思和感念。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