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 | (钩沉)从“陈家大屋”到“松门别墅”

2024-09-10 17:37:35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035

从“陈家大屋”到“松门别墅”

■ 陶勇清

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的“陈家大屋”,是“陈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的故居。大屋由两栋相连的砖木建筑组成,右边一栋老屋是陈宝箴的爷爷所建,建于清乾隆时期;左边一栋是陈宝箴所建,建于清光绪年间。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门前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谷伸向远方。陈家人和当地的百姓当年都是沿着这条山谷走出大山,走向远方。

陈家大屋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至今仍保存完好。院内有陈宝箴中举、陈三立中进士时树旗的旗杆石;室内陈列着陈家几代人生活、劳作、学习的旧物。整体建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尽显客家文化特色和名门望族恢宏气派。

在中国最权威的《辞海》一书中,陈门三代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独一无二。“陈氏一门,三代英才”一直被世人传为美谈,陈三立之孙陈封怀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植物学家,其贡献和影响与前辈相比也毫不逊色。

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清朝末年著名维新派骨干,陈三立受其影响,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为“维新四公子”。百日维新失败后,陈宝箴遭到罢官,陈三立也受到株连,父子一同被罢官。陈宝箴的死也与变法维新有直接关联,有病死说,也有赐死说。后世不少学者将陈宝箴的死定义为“殉国而死”。国学大师陈寅恪,被梁启超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中国三百年来的第一人”,一生践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屈从政治淫威,不盲从统治思想。

1929年,年逾七旬的陈三立老先生登上庐山。这次老人是从上海迁居庐山,入住从挪威人手中购得的一处别墅。别墅前两棵松树相对而立,宛如一道天然的大门,“松门别墅”由此得名。

松门别墅在庐山众多别墅中并不显眼,红色的鱼鳞板屋顶和敦实的石墙隐在万棵松林之中。但自三立老人居住后,它的意义就不同凡响,它向世人讲述了修水陈氏家族与庐山跨世纪的生命之情,续写着庐山与文化世家的不解之缘。庐山因这位“同光体”诗派领袖的入住,有了独特的诗意和神韵。从此,松门别墅成为当时庐山的文化活动中心,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老人在庐山居住的四年中,为庐山做了不少意义非凡的事情。庐山秀美的风光和静谧的环境,激发了老人的诗情,不到一年就创作诗词百余首,汇成《匡庐山居诗》,当时在诗坛引起了很大反响。虽然陈三立晚年自号“神州袖手人”,但这个袖手人绝不是个旁观者,他倡导重修《庐山志》,自己总负责并亲自作序,由吴宗慈负责撰写,同时请植物学家胡先骕、地质学家李四光撰写庐山植物与地质方面的相关内容,并请章太炎写跋,极大地提升了《庐山志》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他还为发现、辨认“花径”遗迹,重建“花径”景点,身体力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三立在庐山松门别墅过八十大寿时,正在庐山度假的蒋介石派人送来贺礼,但老人却“峻拒不纳”。他的友人为此称赞:“衔杯一笑却千金,未许深山俗客临”。

陈衡恪是陈三立的长子,也是陈封怀的父亲。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和美术教育家。陈衡恪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绘画和书法上,还在于他对美术教育的贡献。他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培养了许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6年,被后世学者尊称为“中国植物园之父”的陈封怀走进庐山,担任中国第一座高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技师兼副主任。陈封怀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毕业时,他婉拒导师挽留,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他说:“植物学没有国界,而我有祖国。报春花发源于中国,我的根也在中国。”

陈封怀与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一道为庐山植物园的创建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短短几年间,中国第一座以亚高山植物为主要特点的植物园,铺展在峰峦叠嶂的匡庐之巅。他一生呕心沥血,除参与创建庐山植物园外,还参与创建了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植物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封怀与祖辈父辈一样,坚守着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据说,宋美龄当年在庐山植物园看中了一棵美丽的红枫,想把它移植到美庐,他坚决拒绝。有人提醒他,当年兴建植物园,蒋夫人不仅大力支持,还捐了钱,你不能不给她面子。陈封怀不卑不亢地说:“感谢蒋夫人支持,钱我可以还给她,但树决不能挖走!这是国家的,我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送人的权力。”

如今,在庐山植物园中,陈封怀和胡先骕、秦仁昌“三老墓”掩映在松柏翠竹之间,按照“三老”遗愿,他们最终长眠在为之奋斗的植物园内,永远相依相伴。

2003年,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离世34年后,在其侄子所建的庐山植物园内入土为安。他和夫人唐筼的合墓由十二块第四纪冰川石构筑而成。中间一块椭圆形的大石头上刻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几个大字,书写者为当代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

陈氏家族不是庐山的匆匆过客,修河之源的陈家大屋与庐山之巅的松门别墅有着难以尽言的渊源。松门别墅前的巨石上,由陈立三老人亲手题书的四个大字“虎守松门”,遒劲霸气,虎气长存。正是陈氏家族家国情怀的文人骨气的写照。修水深山老林的陈家大屋能走出一门五杰,除了家风传承、天赋异禀、勤奋自律等因素外,家国情怀和文人骨气才是成就杰出人士的不竭动力。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吴雪倩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