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九江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有16项国家级非遗,52项省级非遗,276项市级非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居全省级第一位。
如何加强九江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怎样有效破解传统技艺传承面临的人员结构老化问题?如何通过非遗体验流动站的平台,让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传下去”?九江市政协文史文化和学习委员会、民进九江市委员会和市政协委员王晓艳经过调研后分别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提案》《关于加大传统技艺传承的提案》《关于加大非遗体验流动站建设的提案》,希望我市加强传统村落非遗保护宣传力度,推动传统技艺项目和传承人创新发展。希望继续加强政策引领,统筹推进传统技艺保护和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传承人学习培训、开设传统技艺培训班,提高传承人创新能力。还有就是期盼我市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学校建立非遗传习场所——非遗体验站,解决非遗传承平台问题,让非遗爱好者们在平台上进行非遗项目的学习、演练和展示,从而让各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传承。
三份提案被合并列为市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九江学院、市教育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办理。
在九江市现有16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中,已挖掘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例如永修县梅棠镇雷家畲族自然村的样式雷家规家训;彭泽县浩山乡岚陵村的民俗开笔礼;武宁县甫田乡太平山村合港村的太平红茶制作技艺已分别列入第八批和第十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时为切实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全市已列入国家和省级名录的16个传统村落均已编制保护发展规划。修水县山口镇被列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已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为加大传统技艺传承,我市逐步完善非遗保障机制,从2022年起,市本级财政预算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提高到80万元。市文广旅局在考核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考核机制,奖补考核优秀和积极参加对外交流活动的传承人、传承项目。2022~2023年,奖补金额共计49.8万元。其中,传统技艺类奖补29万元,占奖补金额的58%。全市还通过举办九江市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等形式,拓宽传承人视野、激发创作潜能。
据悉,我市还不断推进建设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传播阵地,依托这些非遗体验流动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积极开展研学、培训、宣传推广等非遗体验活动。目前全市共建有11个非遗展示馆,28个非遗传习所,9个非遗陈列厅。浔阳花灯、庐山篆刻、景泰蓝工艺画、都昌绳结等非遗传习活动在体验流动站经常性开展。此外,全市各地非遗体验流动站还通过开展“非遗焕新彩”展示展演、非遗点亮生活成果展、非遗集市、“我是非遗传承人”演讲比赛、非遗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绽放迷人光彩。
(九江日报记者 洪永林)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