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弹棉弓弦声
■ 张 欣
地处赣北的永修,是江西南北通衢要道,古有“洪都门户”之称。而与南昌接壤的永修马口镇自明代洪武年起,是奉新、安义到永修、九江的驿马大路,也是修水、武宁、永修通往南昌的驿马要口,故而称之马路口,简称马口。当年垄断省府南昌弹棉市场的杨氏人家,就是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他们凭着一张大木弓弦的声声铿锵,弹出了大起大落的四百载风云。
永修马口杨氏弹棉人家一路镌刻历史文化的印迹走来,编织着云彩般的棉絮,让人在寻味之余,禁不住要追溯这种古老文化的绵长渊源,感受那份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传统文化况味。
坚守洪城 完成弹棉任务
永修马口杨氏弹棉传统技艺源于明末清初。清军入关后,南昌城内秩序混乱,各行各业望风而逃,清政府为筹集军用棉絮,指令在南昌的弹花工集中到蕃台衙内,义务加工大批军用棉絮。外姓弹花工闻讯纷纷离城而去,唯永修杨氏的弹花工,秉承祖业,坚守洪州,完成了这项长达半年的弹棉任务。蕃台为表彰永修杨氏弹棉的功绩,亲自监制了一块长2米、宽1.5米的青石碑立于蕃台衙内(今南昌章江路中心),上有他的亲笔题词。碑文大意是,永修杨氏弹棉业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此后南昌城内为永修杨姓弹棉码头,其他各姓不得在此任意开业。新中国成立后,因南昌市内改建,这块石碑不知所终。
据《南昌商会志》记载:“南昌的弹棉业,只有永修杨姓人才能做。”杨氏弹棉曾订下行规:“凡我男丁,守技立命;不诓客户,适价合理;笃诚守信,力勤精业;遵守祖制,睦族忠国。”
有个古老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传说康熙年间,洪州府出现了一帮外来弹花队伍,专以旧棉翻新为业,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也开始转向新棉弹絮,他们总在新棉里掺杂旧棉絮,影响了棉絮质量。一时间,客户怨声载道,损害了整个南昌弹棉业的形象。永修杨氏宗人为净化弹棉市场,谴责不良职业道德行为,找到那帮外地弹棉人说理规劝,未料交涉无果,发生争执冲突。官司打到洪州府衙,府台难以决断,于是,便想出可让两家一决胜负的办法。府台令铁匠浇铸一双铁靴,用火烧红,谁敢穿上就把南昌的弹棉市场判给谁。两边的人见状,顿时吓得倒吸一口冷气。此时,从永修杨氏人群中走出一人,只见他毫无惧色地穿上了烧得通红的铁靴。霎时间,“嗞嗞”声作响,他的脚上升起了两柱青烟。众人见此情景,无不瞠目结舌。此人就是马口杨氏弹棉始祖杨一静。于是,府台大人就把南昌弹棉市场判给了永修杨氏。
当然,这只是一则传说。但在南昌的街头小巷任意走进一家弹棉店,随口叫一声“杨老板”,店老板准是永修马口杨氏。
技艺原始 流程一丝不苟
弹棉,又叫弹花、弹棉絮,是古老的传统技艺。弹棉时,要用到大木弓、木槌、木板、磨盘、剁鞭、竹筛、牵纱鞭、牵纱架等器具。弹花工利用这些器具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的工艺流程。
其中,木弓弹棉、脚踩磨盘、纱线盘字三道工序,极显杨氏弹棉技艺的精湛与功力。弹花工用木槌敲击弓弦时,会发出“嘣嘣嚓嚓”的原始声乐。棉花在音乐的伴奏下无声地跳舞。每当看到弹花工站在磨盘上,凭借腰力旋转左右踩踏时的画面,人们总会不由被震撼。那姿态极像杂耍或舞蹈,古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仿佛在这一瞬间焕发耀眼的光芒。弹花工们用一根红色纱线一气呵成地盘出吉祥的图案和字样,技艺娴熟流畅,为普普通通的棉絮赋予了灵性与美感。
马口杨氏弹棉传统技艺流程有剁棉、造坯、打坯、平面、压棉、牵纱、抹纱、磨纱、翻面、裁边、平面、压棉、折边、牵纱、扎角、抹纱、磨纱等十多道工序。用竹鞭在脱籽的棉花上鞭打,使之蓬松的过程就叫作剁棉。随后,弹花工用木槌敲击弓弦,使棉花纤维根根舒展、疏松柔软。把弹松的棉花按客户要求的尺寸整理好一床棉絮的初坯后,弹花工便开始平面。只见他们用木槌击打弹弓上的弦,按水平线把台板上高低不平的棉花平整后,就拿起竹筛把经过弹击后而泡起松乱的棉花轻轻按压,使絮坯成型。牵粗纱时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他们站在台板的两边,一人手拿一根带钩的竹条把红或绿色的毛线粗细的纱线钩牵到对方的手上,再同时有规律地将纱线交叉按放在棉絮的两端。铺上一层后,他们会根据客户的需要,用红或绿纱线在上面盘上花草、吉祥鸟及“囍”“福”“禄”“寿”等字样。此时,便到了牵细纱的流程。这个操作与牵粗纱相同,只是铺放在红绿纱线上的纱线更加洁白细密,一般要纵横交叉牵上三到四层才算完成。
牵纱后,弹花工会用竹鞭在棉絮上来回按压,使纱线紧紧地嵌贴在棉絮上,就准备磨纱。磨纱分为手磨和脚磨,也叫小磨和大磨。手磨时,弹花工要把磨盘放在棉絮上,用手来回用力旋转按压棉絮,使棉絮上的纱线与棉花紧紧贴在一起。脚磨则是把磨盘放在棉絮上,人站在磨盘上借着腰力旋转左右踩踏,使棉絮富于弹性。这项工序需要翻面操作,棉絮便会更加紧实。
做好了这些工序,弹花工就要开始裁边。只见他们整理好棉絮胚子四周多余的棉花,按需要的尺寸将棉絮四周的纱头嵌在棉花里,看起来美观大方。待两边都压实、整理好后,最后一项工序是扎角。弹花工会将棉絮的四个角用白色粗纱扎紧,这样可以保持棉絮的牢固,让纱线不错位、不松动,起到经久耐用的作用。
永修马口杨氏弹棉传授习艺非常严格,学徒背着弹弓,手握木槌,敲击弓弦,手腕弹肿后也不准歇息,直弹到消肿为止。学徒期将满时,师父会将一个杯子倒满水,放在弹弓上让徒弟用木槌弹击弓弦。如果弹完一床棉絮,杯中仍然滴水不溢,这才算满师。
“农”“艺”结合 异乡奔波打拼
永修马口的杨氏弹棉人在颠沛流离的江湖中拼杀出一条凝聚着辛酸疲累的文化甬道,极为不易。马口自古人多地少,土质多为夹沙。据传,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大将灌婴来到豫章时,最初想在地势要隘的海昏县筑城。但当时有人对选址有争议,有的说在附郭(今南昌一带)筑城,理由是临近赣江;有的说在海昏筑城,理由是南北通衢。古代筑城亦要勘查地质,于是,灌婴派了一个小吏分别到附郭和海昏选土,哪里的土质硬就在哪里筑城。那小吏带上两个装土的竹筒,先就近在附郭取了一筒硬质土,随后骑马赶到海昏县。
那天,烈日炎炎,路尘似火,一路走得人困马乏,口干舌燥。路过马口潦河,小吏下马饮水解渴。他热得实在不愿再往前走,就随手在马口潦河岸边的沙滩上取了一竹筒的夹沙土拿回去交差。众人将竹筒里的土抽样查验,见附郭的土质硬,马口的却是沙质。于是,灌婴就把城池建在附郭,就是如今的南昌,所以南昌也叫灌城。
马口由于土质松软,每到雨季,平日静静流淌的潦河便如猛兽般冲垮圩堤。于是,马口杨氏人农忙时回家种田,农闲时便外出弹棉。当地人常说“忙时谷、闲时出,过年边上才进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农”“艺”结合的文化传统特征。
人多地少和水灾带来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马口的杨氏弹棉人来到南昌,身背大木弓走街串巷吆喝着。揽到了活,便就地开工,他们用木槌敲击弓上的弦来蘸取棉花,每敲击一下,弓弦都会发出浑厚低沉的声响。这个声音独特又富有韵味,需要做新棉被或者翻新棉被的人们只要听到,都会循声而来。
带着手工技艺走出家乡后,马口杨氏人一边学习吸收其他弹花工的技艺,一边通过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在当地留下属于他们的文化。
农民的根便是土地。马口杨氏人从未想过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认为外出谋生的人如一片飘游的叶子,最终还是要叶落归根。他们一部分在南昌闯荡码头,专门租铺设店弹棉,只逢大事和重要节日回乡祭祖;一部分依然维持半耕半工状态。杨氏弹棉人留下了一首马口方言弹棉歌。歌中,女子在家里满怀期盼地唱着:“树上丫、喜鹊喳,荒年我郎去弹花吔,一年半载不见他哟。八里十乡蜡梅开吔,妹妹我夜夜看灯花嘞。弓上棉花你不要扥哟,有钱冇钱你快回家嘞。”听到女子的呼唤,男子便会深情地回道:“粗线纱、细线纱,我背弹弓走千家。槌子打弦棉花松,黑发已是白头翁。一床棉絮几文钱,寄到家里买油盐。”
永修马口杨氏弹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强大的家族主义。正因为有家族背景的坚强附着力,永修马口杨氏占据着南昌弹棉的龙头位置。
心怀善意 救人于寒冰中
清末民初,杨氏弹棉在南昌已达鼎盛,百余家弹棉店铺分布在民德路、百花洲、象山路、洗马池、万寿宫一带。万寿宫附近甚至形成了弹棉一条街。
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民不聊生,有几十户从河南逃难来江西的难民沿街乞讨,夜晚露宿在南昌万寿宫屋檐下。到了冬天,大雪纷飞。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那些身着破衣烂衫的难民,白天都冻得全身打抖,晚上恐怕难以熬过这个冬夜。这时,一个在杨氏弹棉同业会颇有威望的人提出,想办法为难民们御寒。这个提议得到大家一致响应。他们说干就干,于是,一条棉花街的百余家弹棉店连夜灯火通明。女人们翻出昔日旧袄旧裤,动手翻新缝制棉衣。男人们则加班加点,弹制棉絮。随着“砰砰”的弹花声,一朵朵棉花在大家的手中化为柔软细腻的棉絮,变成了一床床厚实温暖的棉被与一件件暖和的棉衣。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他们不顾疲惫,将这些棉被棉衣送到难民手上。后来,这些难民有的返回北方耕守故土,也有的从此便在江西落户扎根。
为保留那段弥足珍贵的记忆,南昌市在第二十一中学对面的路口,立有一块“棉花街”的醒目路牌。这里,也曾是“棉花一条街”的原址。这块路牌记录了永修马口杨氏弹棉传统手工艺的一段辉煌历史,也见证了一个族姓奔赴他乡、异地创业的艰辛。
牢记祖训 坚守淳朴家风
永修马口弹棉人在南昌工商界讲诚信是出了名的。抗战期间,南昌的周琴舫接到一批制作抗战棉被的军需任务,曾指定要永修马口杨氏弹棉人制作。日军攻陷南昌后,曾威逼永修杨氏为其批量弹棉。当时的南昌杨氏弹棉同业公会不肯屈服。杨氏弹棉人几经波折,有的陆续回到永修马口故乡务农,有的越过封锁线,向赣州、吉安、上饶、九江等地疏散转移,继续为抗日军队弹制棉被、棉衣。抗战胜利后,杨氏弹棉人又多数回到南昌重操旧业。此后,他们从民族大义出发,认为都是天下穷苦人家,便不再垄断南昌弹棉市场。
抗美援朝时,永修杨氏弹棉人日夜加工,制作了一床床雪白柔软的棉被,送往朝鲜战场。
从20世纪末起,人们家里盖的不仅有棉絮,还有腈纶被、羊毛被、羽绒被、蚕丝被等床上用品。它们不但轻便,还拥有保暖性好和柔软性好的特点。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马口杨氏为养家糊口,也有人开始机械化弹棉,但刻入骨子里的手工弹棉技艺依然精湛娴熟。在杨氏弹棉人的眼里,手工弹花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用武之地。永修杨氏族人历经数百年,将杨氏弹花技艺传承至今,靠的不仅是祖辈相传的弹弓,还有诚实做人和诚信立业的祖训家规。他们有着不屈不挠与前仆后继的精神,有着崇敬祖训与家族互传的根基,有着集散性打拼市场的传统,有着夫妻或父子协同完成整个工艺流程的特色。
2010年6月,永修杨氏弹花技艺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科技发展,这个省级非遗正面临传承问题。虽然在弹棉业不景气的今天,马口的七个杨氏村庄,仍有很多人家走出家门,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手艺,但年轻人热心学习弹棉的几乎凤毛麟角。至今,永修、南昌、九江、赣州等地百姓只要提及弹棉者,都还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杨氏弹棉”。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