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无法言说和传授。”
——《悉达多》,赫尔曼·黑塞(德)
从教第八年,给学生送出的第106本书
书籍启迪智慧,指引我们思考。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救赎,心怀善念,感悟人生。
德国作家黑塞有一本书叫《悉达多》,《悉达多》故事内容较为简单,但寓意却颇为深刻。不过,故事里的悉达多是印度高贵的婆罗门种姓中的一位青年。他爱思考,经常投身于精神活动中,即对“阿特曼(自我)”的追求。
然而,在对佛陀教义的念诵和体悟中,悉达多心生疑问:“我对自己一无所知。”于是向父亲辞行,抛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与友人乔文达一起成为了沙门。后来,他们偶遇佛陀。乔文达决心皈依佛陀远去。悉达多不以乔达摩的教义为尊,继续前行,体悟世间大道。后来,悉达多遇见名妓伽摩罗,坠入了情欲之网。虽在伽摩罗的推荐下,与另一位商人共事,但情欲才是其生命的根基。不久,疲乏的悉达多从这种生活状态中挣扎出来,与一位船夫同吃共住,生活简单却也幸福,直至伽摩罗带着两人的儿子来访,平静的生活才暂时被打破。
小说结尾,船夫瓦酥迪瓦得道。悉达多留在河边,成为摆渡的船夫,开始从河水那里“寻求”他自己的“阿特曼”。
悉达多穷其一生寻求“阿特曼”的这段经历,其实完全可以看作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自我的寻找。这是神赋予所有生灵最重要的礼物——自我意识的缓缓觉醒。而当“他”的自我意识真正觉醒那天,“他”才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悉达多所经历的,在某些方面是与所有的求道者相类似的。悉达多不单单是一个人,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一往无前的勇猛精进和耽于红尘却能幡然醒悟的智慧般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
这所谓的哲学三问,其实和每个普通人都息息相关。这是属于每个人的终极三问。对自我的寻求,游荡在尘世间,最终达成与世界的和解,这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不会缺少的印迹。
在悉达多悟道后,曾对其好友乔文达说过文章开头的那番话。你无法教会一个人如何变得聪明,知识向来不是直接灌输得来的,“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点,之于阿特曼,之于人生,之于教育,均是如此。“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悉达多》)”生命的路上,有的人想陪你走,有的人想替你走,有的人想指导你走,但这路,最终只能你自己走。
碎叶城外,热海(伊塞克湖)边,吉尔吉斯斯坦
尼采曾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曾写道:“人是一条脏污的溪水。他必须成为海洋,才能接受一条脏污的溪水,而不会让自身变得肮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悉达多》的读者大概率难以像在其他悟道者的书籍里那样,充分汲取积极的人生力量,但同样是这样一段必经之路。有人将他看作西绪弗斯推巨石上山,也有人会美化它。毕竟罗曼·罗兰曾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名人传》)”
在《月亮与六便士》里,毛姆写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你很像一个终生跋涉的香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我不知道你寻求的是什么不可思议的涅槃。”毛姆不知道,而放眼世间,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几个呢?对于此,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毛姆所说的那个终生跋涉的香客,都在试图找到那座可以完成终极涅槃的神庙。而究竟自己要完成什么样的涅槃,自己又能否完成,而且自己又为何要如此苦求呢?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答案其实并不重要。涅槃二字的出现,对追求者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涅槃的希望冲刷了生命的虚无;而香客二字又给了每个人充分的自我认知。
小说中的悉达多,其实对每一个曾深入思索过人生终极三问的人来说,都有着极为强烈的代入感。贯穿他一生的东西,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三重境界:少年时的“读万卷书”,中年时的“行万里路”以及老年时的“本我即世人”。
在故事的最后,悉达多守在船夫的渡口,与自己的“阿特曼”为伴:“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去贪慕虚荣,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在读过《悉达多》后,我会怎样度过我的一天呢?
当我工作时,我依然会去找一些好听的音乐;当我闲暇时,我依然会找来电影和各种纪录片来聊以娱乐;我最开心的时候,依然会选择去旅行。而当我再次变得无所事事和失落时,阅读也依然会成为我的不二选择。
语文教育无法言传。“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只能被发现,被体验。”
——《悉达多》,赫尔曼·黑塞(德)
从教第一届学生回赠的书籍
(来源:九江三中)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卢江文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